首页湖区概况湖区产品湖区文化湖区旅游湖区一瞥荷花展厅咨询建议
首页>>湖区战斗故事>>风物风光>民风民俗>特产美味>渔猎撷趣>>湖区诗文歌谣

 ■ 湖区民风民俗

端鼓腔   □花船调  □万仙阵 □消饱会
                    端 鼓 腔
  端鼓腔 是流传于微山湖渔民中的一种杂戏。端鼓是一种击打乐器,状似芭蕉扇。鼓身用直径33厘米,宽1厘米的铁圈,一面蒙上羊皮做成。鼓把长14厘米,把尾装有一套“8”字形的铁环。但“8”字形的上下两部分不等,上部圆圈直径为10厘米,下部圆圈直径为3厘米;上部套有6个铁环,被平均分隔在左、右两边,下部套有3个铁环。“8”字形铁环上共装有9个小铁环,谓之“九连环”。端鼓腔由表演者边击鼓边演唱而得名。建国前,渔民逢年过节,续家谱,敬大王(蛇神),请愿,还愿等上供时,一般要请端鼓腔艺人即时演唱,故端鼓腔又称“端供腔”,渔民大多称之为“打端鼓”。
  端鼓腔由洪泽湖传来,至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期间出现了不少著名艺人。清咸丰、光绪年间,有胡玉凤、王玉厚、闫锡标等。民国时期有王学汉、王学万、王学起、杨凤起、王学连、杨广德、胡宪运、丁兴钱、倪有才、沈家福、林兆祥、胡炳钱等。由于演唱端鼓腔常与摆供敬神相联系,新中国成立后,端鼓腔一度被禁演。目前,端鼓腔已濒临失传,最年轻的艺人也在50岁以上。
  演出端鼓腔时,湖面上并连两只大船作为舞台,观众则坐在各自的船上围而观之。端鼓腔有说有唱,边唱边舞,以唱为主。演唱时,艺人一手端鼓,一手用细竹签击打;有时晃动鼓把,靠环圈相撞发出乐声。演唱形式有对唱、合唱。对唱一般以男女对唱为主要形式。合唱一般是一领众合,如果是7字韵,第一名领唱先唱6个字后,合唱插入“哎哟”,再吐出第7个字,然后合唱下句。两句为一个单位,循环往复,直至剧终。因合唱者的声音高低不同,旋律各异,自然形成的合声,听起来别致有趣。端鼓腔中的人物有生、旦、净、末、丑之分,但与一般戏剧又完全不同。演员因少而可随时串换。如一旦角,在同一剧中,在这段情节可扮一少夫人,在另一情节中又可扮一小姐。因演员在同一剧中扮演几个角色,为使观众看的明白所以在演唱时先要介绍自己是剧中的那一个人物。如《刘文龙赶考》中《登程》一段,妻肖氏送丈夫刘文龙赶考,一生一旦对唱。生唱“文龙说,叫肖氏,我上京,你在家,你要学什么花……”。旦唱“肖氏说,刘相公,你上京,我在家,我自学韭菜花……”。扮演着文龙,还要唱“文龙说”,这是与别的说唱形式截然不同的地方。在个别情节中,还采用舞蹈来烘托气氛。仍以肖氏女为丈夫送行为例,男女2人,一手拿纸扇,一手拿手绢对舞,边舞边唱,表示一边走路,一边表衷心。
  端鼓腔的词,微山建县前未发现文字记载,都是靠渔民祖辈口传心授流传。县文化馆建立后,文艺工作者发掘整理了部分剧目。现保留下来的剧目有:《刘文龙赶考》、《张郎休妻》、《魏征斩小龙》、《张秀英打嫁妆》等。
  端鼓腔常用的曲牌是7字韵和10字韵。两句一翻,间奏鼓点,领唱者比较自由,可根据歌词多少,在旋律上唱出变化,但小异大同,加之一个曲牌使用时间过长,显得旋律上单调。端鼓腔的曲牌大都失传,经县文化馆音乐工作者挖掘得到的有《七字韵》、《十字韵京调》、《卫调(亦称《四言八句》)》、《发香》、《念佛调》、《百神赴号》、《下河调》、《榔头调》等。这些曲牌的命名,有的是以词的字数多少命名,如《七字韵》、《十字韵》;有的是以词的内容命名,如《发香》、《念佛调》、《百神赴号》等。
返回
               花 船 调
  花船调是一种演唱结合的小型戏剧,在微山湖区广大渔湖民中流传已久。演唱时,男作撑船状,女作驾船状,绕场边跑边唱。花船调在50年代至60年代初流传甚广,80年代以来少有演唱。
  附《花船调》词
  合唱:
     小船来,小船来,下江口啦嗨!一船那个莲蓬,一般藕!
     还有那个黄瓜妞来唉嗨哟!唉嗨唉嗨唉嗨哟噢,
     还有那个黄瓜妞来唉嗨哟!
  女唱:阿哥来,阿哥来,什么是个莲蓬?什么是个藕来?
     唉嗨唉嗨唉嗨哟噢,什么是个黄瓜妞来唉嗨哟!
  男唱:阿妹来,阿妹来!圆的是个莲蓬,长的是个藕来!阿妹就是个黄瓜妞来 唉嗨哟!唉嗨唉嗨唉嗨哟噢,阿妹就是黄瓜妞来唉嗨哟!
  合唱:小船来,小船来,下江东啦!一船那个萝卜,一船葱哼!还有哪个小妖精 来唉嗨哟!唉嗨唉嗨唉嗨哟噢,
  女唱:阿哥来,阿哥来!什么是个萝卜,什么是个葱哼?什么是个小妖精来唉 嗨哟?唉嗨唉嗨唉嗨哟噢,什么是个小妖精来唉嗨哟?
  男唱:阿妹来,阿妹来,粗的是个萝卜,细的是个葱哼,阿妹就是小妖精来唉 嗨哟!唉嗨唉嗨唉嗨哟噢,阿妹就是小妖精来唉嗨哟!
  合唱:小船来,小船来,下江西啦嗨!一船那个鸭子,一船鸡咦!还有那个好东西来唉嗨哟!
  女唱:阿哥来,阿哥来!什么是个鸭子,什么是个鸡?什么是个好东西来唉嗨哟?唉嗨唉嗨唉嗨哟噢,什么是个好东西来唉嗨哟?
  男唱:阿妹来,阿妹来,扁嘴的是个鸭子,尖嘴的是个鸡咦?阿妹就是个好东西来唉嗨哟!唉嗨唉嗨唉嗨哟噢,阿妹就是个好东西来唉嗨哟!
  合唱:小船来,小船来,下江南啦嗨!一船银子,一船钱唉!还有那个小金莲来唉嗨哟!唉嗨唉嗨唉嗨哟噢,还有那个小金莲来唉嗨哟!
  女唱:阿哥来,阿哥来!什么是个银子,什么是个钱唉?什么是个小金莲来唉嗨哟?唉嗨唉嗨唉嗨哟噢?
  男唱:阿妹来,阿妹来?白的是个银子,黄的是个钱唉!阿妹就是小金莲来唉嗨哟!唉嗨唉嗨唉嗨哟噢,阿妹就是小金莲来唉嗨唉哟!
  合唱:小船来,小船来!下江北来嗨!一船高粱,一船麦哩!还有那个花大妮来唉嗨哟!唉嗨唉嗨唉嗨哟噢,还有那个花大妮来唉嗨哟!
  女唱:阿哥来,阿哥来,什么是个高粱,什么是个麦嘿?什么是个花大妮来唉嗨哟?唉嗨唉嗨唉嗨哟噢,什么是个花大妮来唉嗨哟?
  男唱:阿妹来,阿妹来,红的是个高粱,白的是个麦!阿妹就是个花大妮来唉嗨哟!唉嗨唉嗨唉嗨哟噢,阿妹就是个花大妮来唉嗨哟!返回
                     万 仙 阵
  万仙阵根据古典小说《封神演义》中《万仙阵》一节编写而成。夏镇三八街的《万仙阵》由河北省一剧团在此演出时所传授,已有百多年的历史。剧中人物均为神仙,其坐骑皆为怪兽类。如:燃灯道人骑四角黑驴,多宝子骑四不象,广成子骑牛,申公豹骑虎,殷蛟骑独角豹,殷洪骑犭孔,文殊骑青狮,普贤骑白象。演出时,人物各穿花跑阵,敌对双方斗法斗宝,通过烟火的特点变换形象。如:有的变成蚌精,有的变成老渔翁,有的变成孙悟空,有的变成王母娘娘,还有的……烟花明暗,或迸火喷发,或浓雾滚滚,怪兽游奔,或进或退,若匿若现,变幻无穷。观者莫辨真伪,眼花缭乱,哦叹不已。至今仍在上演。
返回
                     
消 饱 会
  消饱会又名独杆轿,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演出时用两条10多尺长的木棒,扎成与地面平行的十字架,纵杆前短后长,横杆居其中。2人肩负横杆。纵杆前端坐1人,扮成官人或太太等,人物或手持竹扇,或手持手绢。纵杆后端另有1人,在唢呐锣鼓伴奏下,上下撬动纵杆后端,使坐于纵杆前端的人一上一下,表演出不同的动作形象。表演者动作极度夸张,类如漫画。以此来揭露和讽刺封建社会达官贵人及夫人、小姐“消饱”的可笑形态。消饱会流行于50年代,80年代已不再上演。返回
                  第 (1) (2) (3) (4) (5) 页 >>下一页
2001年中国.微山湖ZJM制作 Tel:0537-8184895  E-mail:ws@wsho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