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湖区概况湖区产品湖区文化湖区旅游湖区一瞥荷花展厅咨询建议
首页>>湖区来风
            ·济宁:统筹城乡发展 打造鲁西南区域引擎(一) [2006年2月16日]
   
  编者按 济宁作为提升鲁西南区域竞争力的核心城市,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中心,承担着启动菏泽、带动枣庄的艰巨任务。当前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协调、不平衡问题,已成为济宁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大障碍。
微山湖在线搜索
  城乡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但是由于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机制尚未建立,济宁市城乡发展的不协调问题仍较突出,亟须各级部门认真对待,及时加以解决。
  统筹城乡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重要目标,是落实“五个统筹”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也是今后我国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

  (一)统筹城乡发展是济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前提条件。全面

  小康社会要求不同地区、不同城市和农村、不同群体都能普遍地、全面地实现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村之所以在小康建设中明显落后,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在过去相当长时间里没有统筹城乡发展,当前,城乡之间经济、社会的逐渐不协调、不和谐,已成为全市社会矛盾和社会危机产生的根源,实现济宁全面小康社会宏伟目标,首先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停止对"农业剩余"或农民的生产成果和农村的生产要素进行过多的强制性剥夺和转移,变农村的资源劣势为制度优势,通过统筹城乡发展,走出城乡分割体制,形成城乡一体制度、统一的市场和城乡协调发展的局面。
  (二)统筹城乡发展是不同时期的宏观政策需要。从宏观政策层面看,建国初期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来牺牲农业,依靠工业化实现了社会财富的最快积累,这直接加剧了城乡收入水平的不平等。为了缩小城乡差别,中央从1982年至1986年连续出台了6个解决“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2003、2004、2005年中央又连续下发“一号文件”,从政策上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在城市,企事业单位的几次工资制度改革以及城市化战略,工业高速发展,1978年至1988年10年间工业增加值增长8倍,年均递增23.1%,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党的十六大以来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要求,又一次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
  (三)统筹城乡发展是构建“和谐济宁”的客观要求。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力量,城乡差距小,说明分配公平。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重要任务和奋斗目标写进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报告,就是要努力实现一个社会各阶层和睦相处,社会各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社会;就是要人们的聪明才智、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就是要构建一个充满活力、实现社会公平、人与人之间关系融洽、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协调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发展的目的就是要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地区间经济社会按比例协调发展,尽快实现“和谐济宁”的宏伟目标。
  济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现状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的如新型农村合作制度、“双通”工程以及农业“五大产业链”等扶农、富农、发展农村的政策措施,有力地保证了城乡互动和工农互促。
  (一)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各项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就特别强调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和要求,实现了城市发展在有规划指导下的发展。90年代全市实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以组群结构大城市为目标,实施大规模的旧城改造,以全面提高城市整体素质,增强城市要素集聚和经济辐射功能。进入新世纪,济宁在城乡统筹发展上取得很大进展,2005年3月《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通过了由建设部、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省建设厅等单位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的评审,把济宁确立为鲁西南都市圈的核心,这标志着济宁的发展跨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二)城乡经济基本实现了均衡、协调发展。济宁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城市和农村均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出现了城乡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2004年,济宁市区(中区和任城)实现生产总值(GDP)100.99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9.2%,增长106.7%,年均递增19.9%;3个县级市(曲阜市、兖州市、邹城市)GDP为511.89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46.4%,比2000年增长71.7%,年均递增14.5%;7个县(微山、金乡、泗水、鱼台、梁山、汶上和嘉祥)GDP为438.04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39.7%,比2000年增长85.3%,年均递增16.7%。其中3个欠发达县(梁山、汶上和嘉祥)GDP为173.43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91.5%,年均递增17.6%。
  (三)农村经济、居民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高。随着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的扎实推进,以乡镇企业为龙头的非农产业迅猛发展,乡镇工业保持强劲增长势头。2004年全市农产品加工流通龙头企业发展到810家,规模以上的220家,年销售收入190亿元。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2200个,40%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44%的农户被纳入产业化经营。农贸市场发展到582处,经营额150亿元,带动和辐射种植基地320万亩。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在1978年-2004年26年间,城乡居民收入年均递增13.3%,农民人均纯收入递增15.9%。2004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02元,比2000年的5774元增加了3728元,年均递增13.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648元,增长14.8%,比2000年的2676元增加了972元,年均实际递增8.0%。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均已降至40%以下,生活水平进入富裕阶段,其中城市为36.4%,农村为38.9%。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极大改善,2004年城市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0.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29.0平方米,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51.7%和3.9%。特别是农村居民,有90%以上的农户住上了钢筋混凝土结构或砖木结构的住房。
   (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加速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作为现代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的中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进城创业。随着城市化战略的实施,户籍管理制度坚冰的打破,城乡界限日益模糊,农民向城市居民转变的步伐加快,这在一定程度加速了济宁的城市化水平的提高。2004年全市共转移到二、三产的农村劳动力144.6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43%,两年新增39.6万人,其中县外输出69.9万人,增加26.1万人,年创劳务收入42亿元,境外输出1821人,年创劳务收入近亿元。城镇人口313.2万人,城市化水平为39.2%,与2000年相比,增长的绝对规模为45.4万人,上升了4.6个百分点。
  (五)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有较大改善。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全市上下认真落实“三补一降”支农政策,当年农民人均受益71.5元。全市村镇建设投资23.3亿元,水利基本建设投资1.1亿元,各类农田水利工程2.5万项,新发展民营水利工程1.73万项,新增自来水受益人口14.89万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652.99万千瓦,通油路行政村达93.2%,通客车率达98.8%。农村村级医疗点4720处,占行政村80.6%,乡村医生和卫生人员1.18万人,相继建立了中区、泗水等5个县市区疾病防控中心和兖州、曲阜等6个县市传染病区,农村自来水使用人数414.4万人,卫生厕所普及率66.1%,累计支出城乡低保资金4539.4万元,其中,救助农村低保对象1.49万户、3.7万人,发放求助金666.6万元。79%的家庭户拥有电话(包括移动电话),80%以上的家庭户使用有线电视收看电视,40%的家庭拥有摩托车。

                   <<上一页(1)()下一页>>
相关链接:
 
·联合国设立首个以中国人命名奖项"孔子教育奖" [2005年12月1日]
 ·济宁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文化名市建设的决定  [2005年12月7日]
 ·2005年度济宁市十大新闻和十大新闻人物    [2006年1月11日]
 ·济宁市农产品行业出口情况分析调研      [2006年1月26日]
2001年中国.微山湖在线制作 Tel:0537-8184895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