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湖区概况—湖区产品—湖区文化—湖区旅游—湖区一瞥—荷花展厅—咨询建议 | ||
首页>>传奇11>传奇12>传奇2>传奇31>传奇32>传奇41>传奇42>>战斗故事 | ||
微山湖区故事传奇之(32)
□观鱼台的传说 □王陵母舍身取义 □吕蒙正的故事 □爷娘庙的传说 □牛坟 □魏征坟 ○观鱼台的传说 观鱼台位于微山岛西坡,地势突兀,依山近水。站在上边眺望湖面,但见渔帆片片,荷叶田田,确是别有一番韵味,有幸来岛观光的人,无不愿登上此台,一睹为快。 传说元朝末年,刘伯温随朱元璋兴兵讨元途经微山湖。见这里鱼密虾稠却无人捕捞,感到奇怪便找人询问。当地渔民说就在微山岛附近的深水域内,近年有一鱼怪作祟,经常有人被它所伤,所以人们谈怪色变,渐渐地就不敢再轻易下湖捕鱼了。刘伯温当然不会相信有怪,遂断定作祟的可能是一种什么凶猛的动物,便决心要降服它,为百姓除害。可是用什么方法才能奏效呢?刘伯温是个大军事家,于是便很自然地想起自己在两军阵中所常使用的迷魂阵来。 迷魂阵据说起源于三国时诸葛亮的八卦阵,后经刘伯温加工改进而成,军前曾多次使用,效果颇佳。他深信用此法一定能够制服此物。他连夜绘制了水中布阵图,第二天一大早吩咐士兵砍来竹木,在渔民所说鱼怪经常出没的地方亲自指挥,按金、木、水、火、土阴阳八卦的道理,分行条、大廓、二廓、三廓、四廓、五廓等布成阵势。又叫士兵在湖边抬土筑台,亲自登台指挥。 当地百姓听说刘伯温要在这里捉怪,都纷纷跑来观看,天到上午,果见迷魂阵的行条深处,忽地涌起一股大浪,沿大廓二廓三廓四廓冲进阵来。要说这阵的布局确是非常巧妙。要是从表面上看平平常常非常简单,可是内部构造极为复杂,处处埋伏着机关。这么说吧,要是把大廓比做两军阵前的开阔地,那二廓就是迷魂阵的入口了。整个二廓就象一个大葫芦头,进了入口,越往里越大。待进了三廓四廓五廓,面积则变得越来越小。越往里走,路子越乱,路子越乱也就越难辨归路了。别说是动物,就是人不明底细,钻进去也休想出得来。 这个鱼怪刚刚进阵的时候,看样子还挺悠然自得地游着,可是等一进了二廓就犯了迷糊。人们看见冲起的浪头先是在里边兜了几个圈子,然后就一直沿三廓四廓直冲进去。到进了五廓,随着阵中面积越来越小,大概感到上了大当,便在里边横冲直撞起来。直搅得水光冲天遮天避日可怎么也冲不出阵去。最后就沿着行条冲进了闭沟。这个地方是个阵眼,只要进去就休想再出来,任你有天大的本事,也只好束手就擒了。 刘伯温在台上看得明白,忙把手中的号旗一摆,守护阵眼的士兵各执器械一涌而上,把它捉上岸来。众人一看,哪里是什么妖怪,原来是一条上千斤的乌鱼。众人见状,无不称赞刘伯温的神机妙算,料事如神。欢呼庆贺过后,年龄大些的渔民便率众跪下,求刘伯温留下了这捕鱼的阵法。这就是微山湖上捕鱼的箔塘。从那,微山岛人就把刘伯温叫士兵筑的这个台子叫观鱼台了。 返回 ○王陵母舍身取义 汉初大臣王陵,出生在微山湖西岸的沛县。楚汉相争,他辅佐刘邦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尤其他为政清廉、刚直不阿的品德更是倍受世人的推崇。他之所以能够这样,传说是他从小受到母亲很好教育的结果。 老年人说,王陵的母亲生而贤淑,聪敏多识,深明大义,熟读诗书。做姑娘时就很受族人、乡邻的称赞。王陵小的时候,她就很注意对他进行礼义大节的教育。后来王陵成了一方豪杰之士,和刘邦交了朋友,相处甚密。刘邦出汉中还击项羽,王陵率众归属。项羽闻听,便使人偷偷把王母从沛县劫持到军中作为人质,迫使王陵背汉投楚。 王陵生性至孝,听到不幸的消息寝食俱废,火速使人前来探望。项羽为了让王陵归楚,当着王陵派来的使者,故意让老人上坐,以示对王陵的敬重。王母看出项羽的阴谋,便在送行时暗暗告诉使者:“刘邦乃仁义之君,告诉陵儿千万要以义为重,不要为我而对其怀有二心,留千古骂名。”言罢,乘人不备,抽出使者的佩剑自刎而死。项羽闻报大怒,令人将陵母的尸体扔进沸腾的油锅,众皆悚然。从此,王陵更加坚定了从汉灭楚的决心,终于帮助刘邦灭掉项羽,建立了汉王朝。 王陵自幼恭受母教,文满意盛,直言不讳。后来得罪了吕后,便辞官回家,闭门谢客,整日守着母亲的灵位,一直到死,没有一日懈怠。待张苍作了汉相,对王陵母子非常推崇,经常拿他们作为为官的榜样,一度使吏治清明。返回 ○吕蒙正的故事 微山岛上有一个吕蒙村。传说,北宋名相吕蒙正未仕之前曾客居这里,因此得名。微山岛上流传着不少有关他的故事。 独榜状元 吕蒙正少时,父母早逝,家境贫寒,一路沿街乞讨流落此地。当时,与微山岛相对的郗山有一座大寺庙,有和尚一百多人,为了统一吃饭的时间,庙里定了个规矩,饭前撞钟为号。和尚们听到钟声就赶来吃饭。吕蒙正知道了这个规律后,一听到钟响,便赶忙奔到庙里,随众僧领一份饭吃。 俗话说,人穷志短。一天,吕蒙正在街上见人吃瓜,就厚着脸上前讨要。谁知那人存心戏弄,故意把瓜猛地一抛。吕蒙正一把没有接住,瓜便滚落桥下。恰在这时,庙里的钟声响起。有心下桥拾瓜,又怕误了饭时,只好舍瓜奔庙。当他跑到庙里一看,众僧的饭早已吃完,灶房里伙头僧们在收拾餐具。原来,吕蒙正经常到庙里来吃白食,惹恼了众和尚,他们便找到老方丈那里,要求把他赶走。老方丈心地善良,对众和尚说: “出家人以慈悲为怀,他是穷得没有办法,才到这里讨口饭吃,作为佛门弟子这样斤斤计较就太不应该了。”众和尚没赶走吕蒙正反而受到一顿指责,心中恼恨,便故意改为吃过饭再撞钟。吕蒙正果然上当,心中非常气愤。适逢国家开考,从此便一路乞讨直奔东京汴梁,在城外的大佛寺借住下来等待考期。谁知由于一路风寒竟生了一场大病,一连半月昏昏沉沉,卧床不起,结果误了考期。吕蒙正哀叹自己时运不济,万念俱灰,病势也就更重了。 再说考试一过,天下举子有幸的名登金榜,不幸的名落孙山。天子发下一道圣旨,命天波府金刀令公杨继业,率五百御林军清查各街道、客栈、寺庙,看有无滞留京城的举子。这天,查到大佛寺,老方丈就把吕蒙正的情况如实禀报,金刀令公听后,就随老方丈来到吕蒙正住的地方。当时吕蒙正病情沉重,面目憔悴,正躺在床上昏昏沉睡。要是碰上别的官员,恐怕也就转身走开,不会细问。可是,杨令公耿直忠厚,时刻不忘为国求贤,知吕蒙正因生病误了考期,便叫人把他唤醒。略一叙话,杨令公便觉此人出语不凡,才华横溢。不由地心中暗暗高兴,就有意出一些安邦定国匡世济民的大题目和他谈论。但见吕蒙正成竹在胸,对答如流,问一答十,颇有见地,是个国家栋梁之材。杨令公临行便安排老方丈务必请名医为他调治,一切花费都可到杨府支取。杨令公回到天波杨府,又差人送来纹银一百两为吕蒙正添置衣裳。吕蒙正于绝境中受此殊遇,心情爽快,加之医药调治,不久便大病痊愈。由老方丈领到天波府拜谢知遇救命之恩。这时的吕蒙正一改从前穷困潦倒的模样,举手投足都显得温文尔雅,风流倜傥。 金刀令公见吕蒙正这份光景,心中非常高兴,当即上金殿奏明大宋天子。并把吕蒙正的学识、气度一一禀报了一遍。天子大喜,令老令公将他带至金殿之上亲自试问。吕蒙正果然是才高八斗,满腹经纶。宋天子便破例起用,亲自加封吕蒙正为独榜状元。 字随主贵 吕蒙正讨瓜受辱,庙里和尚又故意饭后撞钟,使他非常气恼,嗟叹之余,曾在大寺庙后壁写下了: “桥底滚瓜实可恨,饭后撞钟恼死人,”的话语。多少年来,也并没有引起人们多大的注意。就是偶尔有人看见,也只当是叫花子发穷酸气罢了。不料吕蒙正时来运转,天子垂青亲点他状元及第并加封当朝宰相,朝野上下为之轰动。吕蒙正在朝数载,忽然想起当年要饭的情景,便借口体察民情来微山岛故地重游。一路之上,百官迎送,车骑相伴,好不威风。一日来到郗山,吕蒙正传令人马停住说道: “当年我落魄之时,多蒙大寺庙中老方丈看顾,既然来到这里,理当进庙看他一看。”庙中老方丈听说当朝宰相前来拜庙,忙吩咐众僧里外打扫,沐浴更衣。后率众僧各执法器列队恭迎。吕蒙正见到老方丈说些旧话,老方丈谦让一番,把他请到大殿。吕蒙正拜过佛抬眼看去,见当年自己在壁上题得两行字迹,早已用黄绫遮住。原来,和尚们听说吕蒙正拜庙,一个个吓得面如灰土,互相计议道:“当年他由于受咱捉弄,才一气之下写了这些文字,要是让他此时看见引起旧恨,定会怪罪,要是把字迹涂掉,万一他查问起来……”于是,他们便决定用黄绫把字迹覆盖,不问就算,万一问起,也可解释为对他敬重,或许会免此大祸。他们找来黄绫刚刚盖好,吕蒙正就来到了,看到此情此景顿生感慨,让人取下黄绫,拿来笔砚,挥笔在下边又添了两句: “二十年前徒蒙面,二十年后挂黄绫。”写罢,觉得还不尽意,随手又写了“字随主贵”四字。 吕蒙正走后,方圆左右的文人墨客闻风而至,争相抄写当朝宰相的墨宝,差一点又闹成了“洛阳纸贵”的地步。 破 窖 赋 吕蒙正察访归朝,听人传言,山东抄他的那几行字形成风气,很感意外,忙派人前去打听。回说不仅如此,由于那几个字,竟连那古旧的寺庙也比原来风光多了。和尚们为此大赚了一笔香火钱,吕蒙正感慨万端,又写下了一篇《破窖赋》以抒情怀: “想当年,日求僧食,夜宿破窖。衣不遮体,食不饱腹。冬日取暖,费尽炉中之火;夏日求瓜,舍足于桥下。上人憎,下人恨,人言我之贱也。非也,此乃时也,运也,命也。 看今朝,官居极品,位列三公。入则有靓女相迎,出则有武士执鞭;吃的是山珍美味,穿得是绫罗绸缎,住得是高楼大厦,伴得是红粉佳人。人言我之贵也。非也,此乃时也,运也,命也。 雉鸡两翼,行不如鸦;蜈蚣百足,行不如蛇。马有千里之能,非人不行;人为万物之灵,非时不行;天不得时,三光不明;地不得时,草木不生;水不得时,风波不作;人不得时,时运不通。 太公失时落魄,汶水钓鱼,时来运转,三江封神;韩信落魄,胯下受辱,乞食漂母,时来运转,执掌秦、齐、燕大印;霸王虽勇,难免乌江自刎;汉王软弱,执掌万里河山;李广有降虎之威,到老未遇;诸葛无缚鸡之力,身为蜀汉丞相;晏子身不高(口尺)尺,为齐国贤臣;冯唐有安邦之能,到老未封……彭祖寿活八百八,颜渊短命;烟花妓女,时来运转,成了押印夫人;官府小姐,时衰运败,流落烟花柳巷。此非它也,时也,运也,命也。” 返回 ○爷娘庙的传说 在浩渺广阔的微山湖东岸,横亘着连绵起伏的凫山山脉。在山的中段有一座“爷娘庙”,庙里有一个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故事。 在很早很早以前,咱们居住的世界是一个清平世界,那时,人人和睦,衣食丰富,山明水秀,如同天堂仙境。后来,世人有了变化,有了好坏和贫富之分。 有这么一家子,夫妻俩都给人扛活累死了,留下一双十五、六岁的儿女。这姐弟俩无家无业,就到村外一个大石龟旁边安身,白天靠挖野菜充饥,晚上就依偎在石龟身旁过夜。 过了些日子,老石龟说话了:“你们要多煮点野菜,也给我些吃。”姐弟俩听了老石龟的话,每天宁愿自己少吃点,也缺不了老石龟的。又过些日子,一天半夜子时,老石龟又对姐弟俩说:“明天午时三刻,世上将有大灾大难,你俩千万别离开我半步。” 第二天午时三刻,正响晴的天,突然乌云滚滚,狂风大作,天黑得象锅底似的,伸手不见五指,霎时大雨倾盆,象搬起井筒往下倒一样。这时,老石龟把大嘴一张,说:“快到我肚里来吧。”姐弟俩进了石龟肚里,一看里面存有好多煮熟的野菜,饿了就吃。老石龟带着他们在水里凫呀凫,不知凫了多少日子,这天来到一座大山上,老石龟说:“到地方啦,你们快出来凉快凉快吧。”姐弟俩爬出来一看,已来到一座大山顶上,四处全是茫茫大水,一片汪洋,没有一个人影,无人无畜,没有树木也没有庄稼,更没有花草虫鱼,姐弟俩心里凄凉难过,鼻子一酸嚎啕大哭起来,老石龟又说啦:“你们也别哭了,现在这个世界上就只还有你姐弟二人,你们要挺起精神来,今后还要靠你们俩创造一个新的世界,繁衍后代。”老石龟说完话就把肚里存放的野菜吐出来就不见了。 姐弟俩哭了一阵,没啥法,只好在山上转悠,饿了就吃点老石龟留下的野菜。几天后,洪水退去了,两人从山上来到山下,住在一个石洞里,后来又开了点荒地,采了点野谷子种上,慢慢地就有饭吃了,日子也好过啦。 有一天,不知从哪里来了一个道人,弟弟问:“道长尊姓大名?从何而来?”老道说:“我姓石,道号龟子,不瞒二位,当初凫水带你们来此地的便是贫道。”二人一听是救命恩人,就双膝跪下谢恩。道人说:“你们也不要谢了,我今奉玉皇大帝的旨意,叫你们结为夫妇,以繁衍后世。”姐姐一听刷地一下脸红到了耳根子,说:“道长说别的都行,这一点确实不能从命。”弟弟也说:“俺是亲姐弟怎能成亲呢?”道人说:“这样吧,这里有盘石磨,姐姐一个底棋,弟弟一个上棋,姐姐上西山,弟弟上东山,把磨棋往下滚,如两棋磨能滚到一处相对,你们就成婚,对不上就不成婚,你们看怎么样?”姐弟俩心想:这么高的山,怎么能滚到一处呢?说:“那行”便各自带磨棋上了山,往下一撒手,就看两个磨棋象吸铁石吸的一样,自动滚到一处,然后合为一盘磨。道人说:“这无话可说了吧。”姐弟二人知是天意只好答应,老道人插草为香叫他俩拜堂成了亲,一转眼,老道人就不知哪去了。 姐弟俩成了亲,用草木搭了茅草屋,过起了日子,可是怎样才能繁衍人类呢?姐姐说:“咱就用泥捏人吧。”就这样姐弟俩成天和泥捏人,开始的时候捏人没有经验,捏得皮肤粗糙,也不那么俊俏,后来越捏越巧,泥也和得细了,捏好晒干放进屋里,过了七七四十九天,真的都会走路了,就这样一批一批的都走了。有一天,突然天上乌云密布,下起雨来,姐弟俩就赶忙把捏好未晒干的泥人往屋里拾,拾了一些,雨下大了,来不及拾,就用扫帚扫,有的把胳膊扫断了,有的把腿扫掉了,有的把眼睛戳瞎了,因此世界上的人后来有瘸腿、瞎子和断臂、掉臂的。现在人的身上有搓不完的泥灰,就因为人类是老祖先用泥捏成的。 后来,人们把石龟凫水落脚的山取名为凫山,又在姐弟俩居住的山洞前建造了一座庙,起名为爷(爹)娘庙,庙旁的村庄也就叫爷娘庙村了。 注:爷娘庙——伏羲庙。现位于微山县两城乡,明代建筑。返回 ○牛 坟 湖东喇叭山上有座坟,坟里埋葬的是一头寿终的老黄牛。人对牛通常是活着用它拉车、耕田,役使完了宰杀食肉,皮做革,骨可齑粉肥田,浑身没有一点可撂的东西。为啥把一头千把斤重的老黄牛埋掉呢?并且还筑了一座挺大的砖石坟墓,细一考究,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哩。 从前,微山两城街可是个大村庄,有九十九座庙,七十二道街。这七十二道街当中有一条关家胡同,关家胡同里有个关老汉,原来家里很贫穷且忠厚老实,一生只知道种二亩地养家活口。一天,关老汉背着轲辘去浇园,路过屠户小捐的门前,就见小捐家院里有一条大黄牛用绳捆着四蹄,躺在地上,身旁还有一头出生几个月的小牛犊。小捐磨刀霍霍,可屠刀老磨不快。躺在地上的那条大黄牛两眼扑漱扑漱落泪,身旁的小牛犊,一会儿用舌头舔舔大黄牛的眼泪,一会儿又用前蹄摸摸大黄牛的头。过了一会儿,小捐进屋端水,换磨石,小牛犊象懂事似的用嘴衔起屠刀丢进了芋头井里。小捐回来见没了刀,就这里找,那里寻,急了一身汗,最后在窖芋头的枯井里发现了屠刀,跳下枯井拿上刀来,心里好气,便恶狠狠地直奔大黄牛砍去。这时,站在大门口的关老汉大声喊道:“小捐兄弟且慢动手,请刀下留情。”屠户小捐停手回头,见关老汉在喊,便问:“老关哥为何不让我动手宰牛?”关老汉说:“因你只顾宰牛下锅,一些细情没有看见,这样吧,咱哥俩商量一下,这两头牛卖给我好不?你要多少钱,我给你多少钱。”这屠户小捐很痛快,说:“老关哥想买这两头牛,那好说,我赶薄粱集刚花二斗高粱钱买来的,咱老邻世居的我也不赚你的钱,另外我赶集喝了一碗丸子汤,你甭叫我赔钱就行啦。”就这样,关老汉从家里背来二斗高粱,又加上一碗丸子汤钱,买下了这一大一小两头牛,牵回家中。 关老汉把这母子俩牵到家中,为了给 们压惊,烧了一锅热糊涂,又拌了好草料,让 们饱餐一顿,从此以后就象对待亲儿子一样,喂着这母子俩。可是,那年月粮食紧巴,人都不够吃,又添了两个活口,关老汉家里的日子更加艰难,全家喝糊涂汤过日子,省点粮食喂牛,把两头牛喂养得滚瓜溜圆。春暖花开犁田干活了,大黄牛没命似地出力,甭提有多听使唤,虽说是个雌牛,可比大老犍干活还有劲。这一年,关老汉没再觅牲口种地,省了钱又多打了粮。可是关老汉家贫地少,喂养不起两头牛,于是把小牛留下干活,把老牛卖了。临交给买主时,老黄牛向关老汉点点头,眨巴眨巴眼,眼里滚动着泪珠,很有些难舍难分的味道。 老黄牛的买主是济宁城北康庄驿的张三,把牛牵回家,不单草不足,料不给,连水也不管饱,还硬逼着老黄牛干活,动不动就鞭抽棍打。离开了恩人和亲骨肉的老黄牛心里很难受,又加日子难熬,心里有话又不会说,想走吧,整天除去被牵着干活,就是拴在牛棚里,实在是没有一点法子。 康庄驿以前这地方每年清明节之前兴“放青”,各家各户的牛羊撒出来到麦地里去啃青,牛羊遍野。这头老黄牛终于熬到了自由的日子,它也被主人撒了出来,到田野里啃青苗。 凡大牲畜每年春天要发情交配。母牛发情时释放出一种特殊气味,公牛一旦嗅到就紧追不舍,要求交配,交配之后母牛怀上了孕,公牛也不追了。可这头老黄牛,只发情不交配,引来了很多公牛,并且越引越多,简直成群结队。 老牛识旧途。从前,南京上北京有一条大官道,康庄驿就紧靠这条官道。这头老黄牛引了一百多头大公牛,一夜之间跑了一百多里路来到了两城,直奔关老汉的家。老黄牛见了关老汉可亲热啦,眨眨眼,点点头,好似说:“救命之恩未报,我又回来了,还带来了厚礼,跟我来的这些公牛都属于你了。”关老汉和儿子、亲邻把一百多头公牛拴上。可巧这年牛成钱,原来二斗高粱一头,现在五斗小麦一头。牵到集上一卖,关老汉发了个陡财,由穷变富,买了几顷地,盖了四檐青的瓦屋楼房院,成了两城街的首户。从此关老汉对老黄牛象对待亲人一样,朝夕相伴,也不叫它干活了,人吃什么也给 什么吃。过了十多年老黄牛无病而终,关老汉全家十分悲痛,在喇叭山上为 砌了砖石墓,埋葬了这头老黄牛。返回 ○魏 征 坟 在微山湖东岸有两座庙,一个是魏征庙,一个是十殿阎君庙。庙北薛河里有个大土堆,传说是魏征的坟墓。说起魏征可是历史上有名的大人物,他是唐朝三百年江山的开国元勋,当过堂堂的宰相。隋末唐初时的绿林八兄弟,魏征为老大,是农民起义军的领袖,据说军师徐懋功的神机妙算大都出自魏征的智囊之中。这样一个聪明一世的大人物,为什么死后埋葬在河当心呢? 听人讲,魏征临老的时候,对他儿子说:“我一生清清白白,清如水,明如镜。我死后,你要把我葬在一个清白的地方。”魏征的儿子是个孝子,但智力不佳,等魏征一死,他可犯了难,上哪里去找最清白的地盘呢?对,河道里最干净,因为有河水天天冲洗,于是就将魏征埋在了薛河里。 魏征不是凡人,他是天庭玉皇大帝的御刽手转世的,死后自然又回到天庭。这天在南天门外,他碰上了行雨太岁小白龙,魏征打个愣,心想,小白龙因犯天条已经被斩,怎么又耀武扬威起来了?小白龙一见魏征,更没有好话说了,他用讥讽的口气说:“想不到你魏征也有今天呀!你儿子把你埋在河里,我想多咱用水泡你,就多咱用水泡你,犯在我手里今后没有你的好日子过!” 魏征怎么和小白龙结的怨呢?真是小孩没娘啦起来话长呐。 小白龙是东海龙王的三太子,天下的爷娘爱小儿,东海龙王拿他当宝贝蛋看待。小白龙长大后就闹着要当天上的官,龙王没法,便去找太白金星,太白金星一查,天庭正缺个行雨的官,便奏明玉帝,委派小白龙为行雨太岁。后来,小白龙因行错雨,违犯了天条,该当问斩,这斩小白龙的差事玉皇大帝就交给了魏征。 这天是大唐贞观五年七月十四,小白龙知道自己死到临头,赶忙托梦给唐王李世民,说:“你明天午时三刻一定要缠住魏征,不让他离你左右,过了午时三刻我就无事了。今后我保你大唐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李世民没有多问多想就答应了下来。 第二天早朝已罢,文武百官各自回府,李世民把魏征留住说:“魏爱卿多日没有进宫,今日随朕到逍遥宫饮酒弈棋如何?”君臣二人来到逍遥宫,先茶后酒,然后下起棋来,一会儿天到了午时两刻,魏征打起盹来。李世民可是一个爱护臣民的好皇上,他深知魏征为国操劳太辛苦,所以不忍心叫醒他。午时三刻刚过,魏征满头大汗的醒来,一边打着呵欠一边说:“可把我累坏了。”李世民费解地问:“我让你睡了好大一觉,怎么说累坏了呢?”魏征说:“万岁有所不知,天庭的小白龙玩忽职守,违犯天条,我奉玉旨处斩后,急忙返回,为此累了一身大汗。”李世民把脚一跺,说:“坏了,咱俩都得罪了这个无耻小辈,今后定有麻烦。” 果然,小白龙的阴魂天天来皇宫大闹,闹得李世民六神无主,日夜不安。 魏征知道后,就派秦琼和尉迟敬德把守皇宫大门,从此小白龙再也不敢进宫闹事了。秦琼和尉迟敬德都是开国老臣,怎能整天把守宫门呢?于是画了他俩的像贴在门上,久而久之就成了门神爷了。逢年过节家家户户贴门神的风俗就是从那时候传下来的。 小白龙见不到李世民,便回到东海龙宫纠缠龙王。老龙王心疼儿子,就找到太上老君,把老君炼了两千年的两颗仙丹要来,一颗复原了小白龙的龙身,一颗使他转阳。接着,老龙王又请太白金星去求情。太白金星找到玉皇大帝说:“小白龙斩冤了,应该给他复职。”玉皇说:“说小白龙有罪的是你,说无罪的也是你,反正都是你说的,这事你就看着办吧。”就这样小白龙又当上了行雨太岁。 小白龙为了报复魏征,就变着法儿戏弄他。老薛河本来是条季节性河流,可不到季节他也往东山上下场雨,雨水淌进河里,弄得魏征坟湿漉漉的,坟头越冲越小,魏征沉不住气了,就去找托塔天王李靖,李靖听了魏征的叙述,便说:“这好办,他多咱往河里发水时,你就来找我,我把你的坟子托起来,他的水涨,我叫你的坟子也涨,保证淹不了,泡不着你。”自此,魏征坟在河里就水涨坟高了。 相关文章: 顶部 上页 下页 |
微山湖在线站内搜索 | |
|
||
2001年中国.微山湖ZJM制作 Tel:0537-8184895 E-mail:ws@wshol.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