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湖区概况湖区产品湖区文化湖区旅游湖区一瞥荷花展厅咨询建议
首页>>传奇11>传奇12>传奇2>传奇31>传奇32>传奇41>传奇42>>战斗故事 125年4月14日 星期一

                 微山湖区故事传奇之(12)

       □六尺巷    □王琼独立泰山碑  □大侠客陈汉侯 □一人闷四先
       □乾隆与横坊村 □马西华落榜作钱赋 □一针救康熙  □圣贤愁
                 六 尺 巷
  在康熙年间,地处微山湖畔的济宁州,有一位姓孙的状元,出任南京制台,家中留二弟照应家务。隔壁邻家也是官 宦之家。有一年,邻家找到孙状元家,说状元家的西墙是占用他家的,要孙家把院墙拆了让 出地基。为此事,两家争吵不休,官府也不敢过问。没过多时,孙状元二弟给哥哥捎去一 封家信。让他给地方官府来信,状告邻家讹人地基。孙状元把信看完,略加沉思,提笔为弟 写去一封信。信中说道:“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一墙二墙又何妨?万里长城今还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孙状元二弟看到哥哥的来信后,按照他哥的意思,主动让出三尺。邻家见到孙状元家如此大度,深感惭愧,从此言归于好,亲邻相敬,并也主动让出自家三尺,从而与原来的巷口贯通,后人称为六尺巷。

               ○王琼独立泰山碑
  王琼出生夏镇南庄一贫寒之家。生就的力 大无穷,饭量也大得惊人,轻易难得吃上一顿饱饭。尽管这样,干起活来还一个顶几十个人 。传说他能倒拽九头奔牛,能拔碗口粗的柳树,那可真算得上黑虎星再世,混江龙临凡。他 平时以打柴、摸鱼、挖藕为业,换些钱养家糊口。一日,王琼砍柴回家,用木棒挑了两堆小山似的柴垛,途经运河边上的官道。恰逢一对粮船经过,督粮官在船桅楼看见他挑这么大的 柴担,并无力不胜负之态,很感惊奇,便让人把王琼叫到船上,管了他一顿饭。这一顿他吃 了一笼馍,半盖猪肉和二十多只烧鸡。督粮官道:“壮士能吃下这么多东西,也很了不起 了,但不知你力气到底能有多大?”说着透出意思,想让王琼表演一番。王琼道:“好说! ”转身看见附近地藏王庙前有一巨碑,他便走过去弯腰背起,然后围着庙转了两圈,面不改 色,气不发喘,放回原处。把众人直惊得目瞪口呆。运粮官又道:“但不知壮士掌力如何 ?”王琼见问也不答话,抬手朝石碑推去,轰隆一声巨响,石碑被击为两截,倒在地上(断碑 至今还在街东头小桥南首)。从此,王琼的名声便传了出去。以后,方圆左右十里八乡,若 有立碑架桥大的力气活,总要请他帮忙,他也不讲究工钱,只要能混饱肚子就行。有一年 ,王琼和众乡邻结伴去赶泰山的香火庙会。见一帮人正用绳子滚木往山上运一石碑,众人只 累 得汗流浃背,半天尚没移动半尺。王琼在一旁看到,很感好笑,遂上去道:“众位大哥, 我看你们累成这样,心中实觉不忍,大家管顿饱饭,我把它背上去算了。”众人很不以为然 ,笑道:“您别打趣了!虽说说大话不犯罪,可也应小心别闪了舌头。你知这碑有多重, 我们十几个人尚且弄它不动,你难道有神力吗?”王琼道:“要什么神力?就靠这把子笨力 就行。”话已说到这份上,不由人们不信。有人就把他领到会首那里,问过姓什名谁,才知 道他就是远近闻名的王琼。于是同意让他试试。会首让人准备好足够的饭菜,王琼也不客气 ,一阵狼吞虎咽,风卷残云一般,将几筐子熟肉、蒸馍、熏鸡吃尽,随后又喝了两桶开水, 吃饱喝足就觉得力气倍增。他弓起腰,众人连抬带托,将碑放到他背上,再用绳子捆绑结实 。他真的硬把这石碑,一步一步地驮到了山顶。为了让后人记住王琼驮碑上山的功劳,匠人 又在刻好的碑下边,刻下一行小字:夏镇王琼独立泰山碑。返回 

                 大侠客陈汉侯
  夏镇城南原地藏王佛庙中有一铁钟。这口铁钟阔三尺 ,高四尺有余,一旦撞起,嗡嗡山响声传十多里,因此成为鲁南一景。要说此钟的来历,上 年岁的人会给你讲出一个遥远的故事来。  传说很久以前,夏镇出了一位侠客,姓陈名汉侯 。此人武艺高强,仁义通达,最喜扶幼济贫,仗义执言,在这一带办了不少路见不平拔刀相 助的好事。陈汉侯老家在夏镇南庄关帝庙,父母非常贫穷,将他生下以后不久,便因饥寒 交迫相继故去。撇下陈汉侯一个奶儿整日啼哭不止,被一云游和尚看见,把他抱至峨嵋山悬 空寺中喂养。待他稍长大后,便教他习文练武。一晃十八年过去,陈汉侯长成大人,出落得 相貌堂堂,文武双全。一日师父把他叫到跟前说:“你跟我多年,现已长大成人,随师父 久居深山也不是长远之计。依我之见,徒儿应该到社会上去闯荡一番,方为男儿立身之本。 ”陈汉侯道:“师父,我自小被您老人家抱来,在悬空寺长大成人,连自己家乡居住都一 概不知,让我投奔何处呢?”师父道:“男儿脚下千条路,天涯何处无芳草?当然倦鸟归林 ,狐死首丘,亦为正理。你的老家在山东济宁州夏镇南庄关帝庙。离开峨嵋山,你可奔那去 就是。”陈汉侯叩别师父欲行,师父道:“师父出家之人四大皆空,徒儿之行不知何日再 会面。我有一言相赠,请务必牢记。”陈汉侯道:“请师父多加指教。”师父道:“除暴安良多行善事,切勿恃武欺人滋事生非!”陈汉侯复磕头感谢师父教诲,然后师徒俩洒泪 而别。
  陈汉侯辞别师父,一路之上饥餐渴饮,夜宿昼行。这日来到夏镇,正值泰山庙会, 街面之上热闹非常。陈汉侯十几年久居深山,哪里见过这等景象,不由得心花怒放,四处游 览。但见人来人往、比肩接踵,店铺排列、货物琳琅;挑担的、卖面的,剃头的、卖蒜的, 打拳卖艺的、卖狗皮膏药的应有尽有。陈汉侯只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游逛了半日,才 觉得腹中有些饥饿,想找个地方买点饭吃。正在这时,只听前边人声喧嚷,接着传来女子呼 救之声。陈汉侯暗道:“光天化日之下,诗书礼仪之邦,难道还有不法之徒胡作非为吗? 待我前去看上一看。”想到此飞动虎步,分开众人往里一看,不由地气冲顶梁。原来有一少 女正被几个大汉团团围住,拿她肆意调笑取乐。陈汉侯高声喝道:“不得无理,清平世界 朗朗乾坤,岂容尔等如此胡闹!”几个大汉兴致正浓,忽听有人断喝,都不由地一怔。但一 看陈汉侯年纪轻轻,转而喝道:“小小年纪乳臭未干,竟也敢多管闲事,快快滚开!”陈 汉侯道:“滚开!没那么容易,你小爷就爱管这号闲事!”那伙人中有一个道:大侠客陈汉侯“这小子 骨头发痒,看我教训教训他。”说着一个箭步冲到陈汉侯跟前,伸手就是一拳。陈汉侯见拳 来到,不慌不忙也不躲闪,伸出右手往前一迎,那家伙哎哟一声倒退数步,一腚坐在地上, 那只手却像是拧翻了的猪蹄,耷拉了下来。这伙人目瞪口呆,知道用力气是绝难取胜了。一 个三角眼的家伙眼睛一眨,出了条毒计,嘻皮笑脸道:“小家伙,我们年纪比你大,和你 交手也怕众人耻笑。这样吧,我们有一对金丝猴,想用它们和你较量一下,你看怎样呢?” 陈汉侯年轻气盛,也没细想,冷笑道:“别说是一对猴子,就是一对老虎又何惧哉?”这 群人互相诡笑,心想:你可上了我们的套了。三角眼唿哨一声,有人牵过一对金丝马猴,放 在场中解去绳索。陈汉侯略一打量,不由地吃了一惊:见这对猴子蹲在地上,粗看温顺无比 ,和普通猴子也并无大异。但细看就知是受过专门训练的恶畜,特别是那两只眼,分明透出 一股寒气。三角眼道:“怎么样?如果现在服输还不为晚,要不然我们就放猴开战了。” 陈汉侯叫道:“你就放猴过来!”三角眼一听,又打了个唿哨,只见这两只猴便跳将过来 。不懂的人当然看不出什么名堂,但明眼人一看便知,这两猴是取一攻一守之势。陈汉侯见 猴 果然是训练有素,哪敢怠慢,随即收紧门户,脚迈乾位打出了一套游身八卦掌,寓攻于守, 伺机寻找双猴的破绽。但是这猴跟人相比,毕竟是眼尖爪利,弹跳自如。加之双猴配合默契 ,前后夹击,陈汉侯虽然武功超人,可面对两猴却也感到穷于应付。大战六十多个回合,竟 丝毫没发现它们的破绽。陈汉侯暗道:“此双猴乃是经名家训练而成,依靠常规打法,显 然难以取胜。我必须打乱它们的套路,才能胜它。”想到此,见前边横着一条生意人的扁担 ,瞅个空子探身抄起,往猴眼前一点,然后将扁担抛向空中。猴虽伶俐,到底还是没人精明 ,见扁担飞起,注意力便被吸引过去。陈汉侯瞅住这一机会,游身上前,伸双手如金龙探爪 ,一把抓住一猴,双手猛力一合,猴头撞着猴头,登时脑浆迸射死于非命。
 双猴已死,那 伙恶人气急败坏,一涌而上,想要致陈汉侯于死地。可他们的花拳绣腿哪里是他的对手。陈 汉侯也不想伤人性命,遂化掌为指,在这伙人身上点起穴来,不一会儿几个人都呆呆地定 在那里,一个个木雕泥塑的一般,直到庙会散罢,陈汉侯来给他们解了穴,他们才抱头鼠窜 而去。陈汉侯庙会力罚群凶,救出少女,返回南庄关帝庙老家住下。平时给人雇工打杂, 暗 地里却除暴安良,杀富济贫。方圆左右只要有贪官污吏、地痞恶棍被他知道,无不受到一定 的惩罚。
  转眼几年过去,夏镇一带政治清明,人们安居乐业,夜不闭户,路不拾遗。陈汉 侯过得也非常平静。可是有那么一天,夏镇来了个和尚,手里拎着一口大钟,四处打听陈 汉侯的下落;陈汉侯闻听前去拜望。见到和尚道:“师父你我素不相识,找我何来?”和 尚道:“特来向你讨教。那一年庙会之上,你所打之人,其中有我一徒弟,那两只马猴亦 为我所驯养,竟然被你用邪法打死,这不算什么本领。今日我们比上一比,若能胜我自不必 说;若胜我不能,今天就是我给两只驯畜报仇之日!”陈汉侯见说,抱拳拱手道:“老师父,令徒之行实辱江湖名节。两只孽畜与其留着害人,还不如杀死的好。您老武林前辈,想 能明鉴,何苦逼我给老前辈动手呢?”陈汉侯这是先礼后兵,不料老和尚认为他也不过了了 。陈汉侯无奈,便和他相约来到地藏庙内交起手来。二人从清晨打到过午,过午打到黄昏, 当日未见胜败,各自回去吃饭休息。次日二人重新交战。眼看天色过午,老和尚抓住了陈汉 侯一个破绽,赶紧二指发功,直奔他的左胁戳来。陈汉侯见二指来势凶猛,不敢相接,情急 之下运动轻功,腾身跃起,和尚收式不住就听哧的一声,二指直插入身后大树之中。陈汉侯 见此,随机应变使了个千斤坠,双脚猛跺在和尚的手面之上,啪的一声和尚的双指便被跺断 在树中。和尚无心再战,带着鲜血抱拳拱手道:“陈先生果然名不虚传,老朽佩服了。” 说罢扬长而去。而这口大铁钟从此便留在了这里。返回

                一人闷四先
  传说在很久以前,微山湖东岸有一个搂吃骗喝之人。此人姓秦名义,家徒四壁,天天睡觉都没有一定的窝,起来后还得好吃好喝。这个小城里红白喜事、茶酒饭馆、庵观寺院,全都吃遍。谁要看他来,躲也躲不了,藏也藏不了,只得以酒饭相待。
  这天中午,秦义上街一遛,看到饭馆里有四人刚坐下说话。其中有一个相面的,一个算卦的,一个看病的和一个看地理的,四先生在酒楼聚在一起。相面的先生说:“咱们兄弟四人多日不见,今天可借酒谈心。”这几人一听,满心欢喜,都说要开怀畅饮。  正在兴头上,秦义走上前来,见面后抱拳当胸,满面带笑说:“今天兄弟们都在一起,真的十分荣幸!”说着,自己找了一个座位,叫跑堂的拿了一套酒具,自己满满倒上一杯酒。说:“我来晚一步,当罚酒三杯。”自己连喝三杯。四先生一看原来是秦义,不想与他这人在一块喝酒,又不敢得罪他。秦义一看便知四先生的心思,就说这桌酒钱我付了。四先生一听很高兴,让酒要菜,当时就加了几个菜,谈得津津有味。酒过三巡,秦义开口讲话了。说我有一件心事,请老兄猜猜,如果猜对了,这桌酒菜钱我付;如果猜不对,可得你们付了。这四人一听,心中暗想,又上他的当了。等他提出来再说吧。就说请把你的心事说说吧。秦义指指天,又指指地、指指前、指指后、指指左、指指右,又伸了三个手指头,然后又伸了五个手指头,最后拍拍自己的前胸,说就猜这些东西。这四人一看都面面相视,他比划了一大套到底是什么心事?
  四人思考一会儿,相面的先生说了:“老兄我看你有福气: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前脸宽,后背阔,左手拉弓,右手煞弦。一马连中三元,身居五魁之首,你心中好不傲然。你说我猜得对不对?”
  秦义摇摇头,说:“不对,我也不会跑马射箭,也没有武艺,更不是五魁之首。我连四、六煞都不会拉,怎么能上考场呢,你完全猜错了。”
算卦的接着说:“我看老兄气色不凡,与众不同。你将来上奉君,下泽民,前呼后拥;左顾右盼,三分貌相,五分福气,心中好不舒坦。对不对?”秦义一听说:“不对,我一字不识,怎么能有这么多的官职?”
  看病的先生也接着说:“我看你这两天气色不好,身上可能有点不舒服。我给你开个药方:上川君,下杭服,前胡后坡,左干姜,右白枳,生姜三片,红枣五枚,此药用下,你心中好不安然。”
  秦义一听,把手一挥说:“我一点病也没有,你也猜错了。”地理先生说:“我也猜一猜吧,你的心事是想要块好林地。这个林我给你看,上天文,下地理,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三分地理,五分阴德。此地占下,你心中好不安然。”秦义又把头一摇说:“你也猜错了。”这四人闻听,连声说道,秦老兄俺四人都没说对,那你说说是什么。秦义说:“我上无片瓦,下无脚踏,前没跟的,后没随的,左无兄,右无弟,腰里只有三文钱,咱五人吃饭,让我一人付钱,你心下何安?”四人一听,说的有理,也没有办法了,只得替他付了这桌酒钱。返回

               乾隆与横坊村
  在鲁桥镇以北十二里老运河涯上有个仲浅村,是孔夫子贴身门徒仲子路后裔居住的地方。这个村很早以前叫横坊村,是怎么改叫仲浅村的呢?
  据老年人说,孔夫子的贴身大徒弟仲子路原来的故居是现今泗水县的泉林。到了唐朝的时候,大概是武则天当皇上那阵子,有个大诗人叫贺知章,他自幼熟读儒家的四书五经,还嫌学问不够用,又到处访师问友。这年贺知章从曲阜来到泗水,一面是游赏泉林风光,一面寻访孔儒大弟子的后人。当初孔夫子的弟子三千余人,知名的七十二人,除了孔孟颜曾四大贤之外,就算是仲由了。这仲由并非文儒,而因家境贫穷跟着孔夫子既赶马车又当侍卫,人生得五大三粗,魁梧有力。孔夫子周游列国的路上,遇上歹徒、强盗什么的,只要仲由往那儿一站就把他们吓跑啦。到了唐朝,也记不得是仲由的第几代孙了,有位叫仲才的,他为人忠厚和善,爱交朋友,既略通儒道,又有点武略,深负众望。四邻八乡都知道仲才公平为人问事,哪里有了难以辩解、纠缠不清的事儿就去找仲才,只要他到场一说一啦,几句话就把事儿处理得贴情贴理、各方满意,后来有人就叫他仲裁了。仲才虽然整天为人说情裁事,可从不贪图人家好处。家境一直贫寒。这天贺知章到了泉林,正好碰见仲才,二人一说一啦,很是投机,一见如故,成了朋友。贺知章还写了一首诗赠仲才,诗曰:
      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
  贺知章是个富豪之家,自从与仲才交上知己朋友之后,就叫仲才跟随在他的身边。贺知章后来考中了进士,又提升为礼部侍郎。到了唐明皇的时候,因他看不惯日趋黑暗的朝政,便辞去官职,当了道士,到处漫游,仲才还是一直跟随在他的身边。到了老年啦,有一年顺着运粮河坐船来到一个地方,贺知章一看这地方挺不错,东有峄山、独山,西有九子湖,南有号称小苏州的南阳,北有古老的任城。这天老贺和仲才二人坐在船上喝着酒就说啦:“兄弟呀,咱是知己兄弟不说套言,你跟随我大半辈子啦,不能老这样下去,为兄想在这里给你安个家,你看如何?”仲才说:“兄弟一向是唯命是从,就依兄长之见。”贺知章为仲才在这里仿照孔孟庙宇样式,先为仲才的老祖先——仲子路建造了一座仲子庙,而后在仲庙旁边给仲才建造了住宅,置办了田产,一切停当之后,便告辞了好友仲才而去。仲才为纪念好友贺知章,在运河涯上建造了一座牌坊,从此这个地方就叫横坊村了。
  大约过了九百多年到了清朝乾隆年间,横坊村仲氏后裔有个后生名叫仲虔,身材魁梧,力大无穷,加上自幼习武,到了三十多岁时已成了当地民众心目中的英雄人物。那时候,一到荒年,兵匪就为患民众,到处烧杀抢掠,有一次好几百名匪徒来到横坊村,烧房子,掠财物,仲虔见此情景挺身而出,一人打败了几百个匪徒,保住了横坊村。
  这年,乾隆皇帝江南寻父回京,路过微山湖,龙船来到横坊村闸下时,天黑了,便停航住宿。不知是啥缘故,一夜之间,运河水干涸了大半,乾隆乘坐的龙船搁了浅,第二天启驾,可船走不动啦。咋办!随驾官和坤急命当地的州官、县官派了好多百姓前拉后推,可怎么也拉不动,龙船一连被浅住了三天不能行动,乾隆皇上也有些着急了。随驾官和地方官员都抓耳挠腮,束手无策。俗话说,聪明不过帝王,这时乾隆说:“快把近地大力武士叫来为朕推舟。”这时县令、地保跪倒:“启奏万岁,横坊村有一小民,据说有九牛二虎之力。”“快叫来见朕。”不多时仲虔被叫到龙舟前,乾隆见仲虔身材高大确实不凡,便问:“壮士姓甚名谁!朕舟已在此搁浅三天,为何不来助力推舟?”仲虔急忙跪倒:“望皇上恕罪,小民乃仲子路之后名叫仲虔,只因老母病重,未敢离病榻左右,故没来为皇上推舟。”乾隆听后心中喜悦,不想此人还是个孝子。又想道:来到仲庙门前未有下船朝拜,仲由显圣怪罪也是有的,然后又打趣道:“噢!是了,朕从江南来到江北,一路之上顺风顺水行舟,而到此搁了浅,是因有你仲浅在此呀”,乾隆说罢带领随驾官员朝拜了仲庙,看到庙宇年久失修,御批银两命地方官重修。然后回船,仲虔脱衣下水用力一推,龙船便随水而动,乾隆皇上启驾回京去了。
  因为乾隆皇帝曾说过“仲浅”二字,此地又是仲子路的后人居住之地,而且仲虔又为乾隆皇上解除龙船搁浅之忧,从此横坊村就改叫仲浅村了。返回
           
            马西华落榜作钱赋
  在南阳镇现今流传着才子马西华作钱赋的故事。
  南阳马西华生于清朝乾隆年间,他虽出生在富豪之家,但自幼为人正直,专为穷人打抱不平,见到有不平之事,总是挺身而出抑富扶贫,站在穷苦人一边说话。他才十二三岁时,有一天放学回家的路上,见到卖烧鸭的小尿子被一个本家族中的一个恶霸子弟欺诈勒索,吃了烧鸭不给钱,还踢了摊子、打了人。他气愤不过,为卖烧鸭的小尿子写了一张状纸,告到县衙,状纸这样写的:“小尿为穷烧鸭卖,马劣羔子霸道行,白吃鸭子不当紧,转脸又把摊踢平,仗势欺人实可愤,路人不平报县官。”县官根据状子所告之人的行为,飞签火票把马某传到大堂,仗责四十,罚钱五十吊。这一年马家发老丧,此马某借故说马西华违犯家法、家规责打二十棍泄其被告私愤。丧事过后,马西华写了一张小字书笺贴在大街上,内容是:“爹姓张,爷姓赵,自己姓啥不知道,马家发丧他行孝,硬充马子羔。”左下角注:“许贴不许揭,谁要揭,卖烧鸭的小尿是他爹。”一街两巷的人都来围观,谁也不敢揭,后来马西华的父亲也来看,一看是自己的儿子写的说:“不能揭就用水刷掉吧。”
  马西华聪慧好学,十五岁考中黉门秀才,当地乡绅、地保等头面人物以为南阳街上修建火神庙为由,收刮民财,大部分落入私囊,最后还要树碑立传,这碑文当然要请黉门秀才撰写,马西华借题发挥,共写三百六十个字,字字有火,碑文的大致含意是:世上本无鬼神,火神罗宣原来是个不走正道的人,谁若得罪了他,他就放火烧谁,后来人们怕得罪了他,便把他敬为火神,无火神,而树火神,树神者即别有用心者。对碑文的含意当时无人所识,而且还大赞不已。到了十八岁这年京城科考,马西华很有把握的赶到考场,按照他的学业考个头名十拿九稳,但他为人耿直自觉才高,没有贿赂考官,当时的主考官据说是大清三朝元老隆科多,被江西一个姓马的以百只金元宝所贿赂,隆科多便把考卷中最好的卷子即马西华的考卷与江西马某更换了名字,马西华无奈落榜回家,回家后愤恨之余作此《钱赋》,《钱赋》曰:
  钱钱你本是国宝流源,万事你当先,你内方是地,外圆象天。
  你无翼能飞,无手能攀,周游四海,运用无边;
  有了你许多方便,没了你倍受熬煎;有了你精神刚健,没了你憔悴恹然;
  有了你夫妻和睦,没了你妻离夫散;
  有了你亲朋笃乡,没了你骨肉冷淡。
  见几个登山涉水,见几个鸡鸣观天,见几个抛妻别子,见几个背却椿萱,见几个游浪江湖,  见几个千里为官,见几个为娼为盗,见几个昼夜赌钱,谁不为钱?
  说什么学富五车、七步成篇;
  说什么文崇北斗、才高邱山;
  论什么圣贤名训、朱子格言;
  讲什么穷理尽情、学买人天。
  有钱时人人钦敬,无钱时个个憎嫌。
  钱钱你性太偏:喜的是富贵,恶的是贫贱;
  看来有无都被你牵连;
  钱钱你不是明镜、不是圣贤,倒有些平衡,有些威权,能使人掀天揭地,能使人平地登天,能使人顷刻为业,能使人陆地为仙,能使人到处逍遥,能使人不第为官,能使人颠倒是非,能使人为贱为贵,因此上人人爱,个个欲贪,人为你能灭天地,人为你败坏纲常,人为你冷灰复燃,人为你忘却廉耻,人为你无故生端,人为你舍生丧命,人为你平地作颠,人为你天涯遍走,人为你昼夜不眠。
   钱钱,人人被你挂牵,出言你当先,成也是你,败也是你,何不思钱、想钱?钱钱,你去我不烦,你来我不欢,绝不被你颠神乱志、废寝忘餐,从今以后休说那有钱无钱!钱钱,你易我难,大限到来买不还,人人都一般,到不如学一个居易候命、随修安然,其不闻得机,有劳而获,有俭节攒,何必思钱想钱?

  在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下,马西华怀才不遇真是老牛掉到枯井里有力无处使。
  据说马西华作此钱赋后不久,便弃家出走,隐居他乡再没有出世。返回 

               一针救康熙
  康熙皇爷下江南,驾龙舟,走运河,一路上前呼后拥好不威风。这一日来到微山湖,正是荷花盛开,满湖飘香的时候。只见湖水潋滟,风帆点点,百里红莲,一望无边。把个康熙皇帝直乐得手舞足蹈,不住地赞道:“好地方,好地方,颐和园中哪有如此风光?”于是传旨封湖,在过湖期间,不允许有任何人下湖捞虾捕鱼,更不准采菱摘莲。并放慢龙舟,一天只过“两闸一店”。原来运河沿湖五里一闸,十里一店,也就是每天只行十里路。这样一来,可就苦坏了湖区的渔民百姓。俗话说:靠水吃水,靠山吃山。微山湖南北三百多里,这要一个多月才能过去,这一个多月,贫苦渔民可咋生活?康熙皇帝哪管这些,只顾和诸大臣、侍从旅游观景,玩水赏花,整日在龙舟之首听歌看舞,优哉游哉。
  不料,乐极生悲,当龙舟顺运河来到新闸村时,康熙皇爷只觉一股寒气在腹中咕咕打转,继而便泻肚不止。皇上拉肚子,这还了得,慌了众太医,吓坏了诸大臣。什么治病的妙方、补体的良药全都用上了,甚至动用了宫中三大宝之一的千年人参,但还是无济于事,康熙皇爷仍然屁股淋漓不止,一天跑几十次厕所。眼看着眼圈发黑,龙颜变黄,侍从、大臣、太医可慌了神了,只得停船新闸,另想办法。
  且说新闸村里,有一位姓华的人家,说是华佗后裔。他家世代行医,医术高明,为人看病,手到病除。特别是华老太太,更是精通针灸,妙手回春,而且医德高尚,闻名百里。自打封湖锁船之后,她看到渔民百姓无法生活,心里十分着急,当皇船停在本村后,华老太太听说皇上有病,龙体欠安,太医束手无策,便打定主意,以看病为名,面见皇上,陈述封湖给渔民带来的灾难,解救沿湖百姓之苦。这天华老太太做好准备,登上运河岸,还没认清哪是龙舟,哪是随船,便被御林军抓住。那时,一个平民百姓,怎能接近皇上。拿来拷问,说是为皇爷看病而来。也是康熙当时心里正在着毛,听说是来为自己治病的,立即召见。等华老太太三呼九拜以后,康熙问道:“你看朕因何得疾,能否医治?”华老太太抬头细观龙颜,从容说道:“万岁先是由湖风引起着凉,凉气入脾,体内代谢紊乱,加之不服水土,所得之疾,是下痢耳,区区小病,老妇只须一根银针,几杯香茗便可使万岁龙体康复如初。”康熙一听,龙颜大悦:“那就请你快快与朕医治。”华老太太又道:“还需一包皇宫泥土,须派人马上弄来,老妇好配制香茗。”太医侍从听后,人人咋舌,难道泥土能比得上千年人参?可是皇上已经点头,哪敢怠慢。没过几天,泥土弄来,康熙这时已经卧床不起了。华老太太赶紧选出上等的茶叶,称了二两,放入一沙锅清水中,加上泥土和七枝车前子及少许凤尾草,用慢火细细煎熬。约摸一个时辰,倒出后又放些红糖让康熙喝了下去;然后取出早已用几种药物养好的银针,缓缓扎入康熙的足三里穴中。约摸一顿饭功夫,康熙几个臭屁放过,精神大振,翻身坐起,连称神医。太医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呆了。只这一针和一个土方,就治好了康熙的疾病,对他们来说,真可谓奇迹。康熙皇爷狠狠瞪了太医们几眼,然后对华老太太说道:“难得你为朕治好疾病,朕封你为四品皇家太医,赠黄金万两,以表谢意,不知你还有何求。”华老太太笑了笑说道:“启禀万岁,老妇并无奢望,但求一点,愿我皇能解除禁令,放渔民下湖捕捞,维持生活。若如此,老妇与沿湖百姓则倍感皇上恩德。”康熙皇爷听后,怔怔地看着这位鹤发童颜的老太太,许久才说了一个字:“好”。然后提御笔,饱蘸浓墨,在丝锦上写上八字:“银针通神,医德昭著。”落款是,康熙三十二年六月十八日炫烨手泐。并亲自走下龙案,送到华老太太手中。
  过了几天,康熙帝身体完全康复,起驾南下。禁令解除了,湖中又呈现出一派热闹美丽的景色,只见满湖:红绿相映,苇荷翩翩,群鸟争鸣,渔舟唱晚。人们生活如常,谁不称颂华老太太的医道和恩德呢?
  至于后来,太医们是否研究出老太太为什么用的针要用药物养起来,有什么药物以及什么病用什么针,那就是个谜了。不过这个故事却作为美谈一直流传至今,康熙皇帝的真笔手迹也被华家作为传家宝,代代传了下来。但是,很可惜,这个珍贵的文物在文化大革命中却被红卫兵翻出来焚掉了。     返回   
             
                 圣 贤 愁
  很早以前,微山湖岸边住着一个懒汉,叫陈二歪,整天好吃懒做,日子一长,父母撇的一点家业全被他吃喝净了,怎么办?就骗吃骗喝,白吃白拿,还光想充光棍人物头,十里八乡都被他骗怕了,谁也不敢给他沾边,见了面躲着走,眼看就混不下去了。
  有一年,吕洞宾、铁拐李等八仙过海时,途经微山湖,地方土地神将陈二歪的事向吕洞宾、铁拐李进行了汇报。吕洞宾和铁拐李不管到哪里都是抑恶扬善,拯救黎民,对陈二歪还想挽救他一下,走上正道,地方百姓也免受其害。便决定对他教育一番,就来到滨湖镇闹市街一家酒馆里,堂倌让进了店里落了座,不一时上了酒而没有菜。正好这时陈二歪路经此地,一看有两个乡间老汉对座饮酒,便三步并成两步走,来到桌前,毫不客气的就自搬凳子坐下了,然后自斟其盅,端起来就要喝,这时吕洞宾用手一拦,说道:“客官且慢,今天喝酒无肴,咱要每人作一首诗然后还要有所奉献,才能喝酒。”陈二歪说:“那好办!以什么为题?你说吧。”
  吕洞宾说:“要以‘圣贤愁’三个字为题,每人占用一字,作诗四句,并且要当场兑现,不赊不欠。”陈二歪说:“行,你先作吧。”吕洞宾脱口而出说道:
   “口耳王,口耳王,今日喝酒我先尝,光有酒来没有菜,割个鼻子作肴餐。
  说罢伸手拔出随身宝剑,哧啦一声将自己的鼻子割了下来放在盘中。铁拐李接着念道:
  “臣又贝,臣又贝,今日喝酒我先醉,有酒无菜不圆满,割个耳朵作奉献。”
  说罢也用宝剑将自己的耳朵割下,鲜血直流。
  陈二歪一看割鼻子的割鼻子,割耳朵的割耳朵,用手摸拉头皮,心想这酒还真不易喝哩,我可怎办?想了一阵,手一拍脑壳,有了,有了!出口有章:
  “禾火心,禾火心,今日喝酒我先斟,有酒无菜不算事,拔根汗毛奉二君。
  说完立即在自己手腕上拣了一根绒细的毫毛拔了下来,放在桌上。
  吕洞宾和铁拐李一看哈哈大笑,自语道:“此乃一顽物也,真乃顽而不化。”说完扬长而去,驾云往东海去了。后来一些骗吃骗喝,白吃白拿之辈可能是陈二歪的遗种传流后世者。这种人无法可治,圣贤见了也发愁。 返回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 上页 下页
 
微山湖在线站内搜索



2001年中国.微山湖ZJM制作
Tel:0537-8184895  E-mail:ws@wsho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