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湖区诗文歌谣(文赋2)
■窝窝赋 ■游昭阳湖记 ■闲话微山湖
窝 窝 赋
〔清〕仲永檀
美哉窝窝兮,天地之所产,人力之所造。内二外八,纤手成就。远望似将军之帽,近看似染靛之袍〔1〕。似馒头而无底,象烧饼而又高。窝窝头仰面大笑:俺今日哪比往朝!运未来暂且藏头,既得时方显荣耀。
忆昔日年丰岁稔,到处里家家富豪。主人翁绝不挂齿,主人婆懒怠做造。寻常与奴婢为伴,乞丐相交。又将俺冷眼瞧:说俺内虚外实,皮肤粗糙,肚大面黑,尖头少脑,气得俺干发躁;又将俺火里烧,烧得俺浑身是泡,通体俱焦;又张着大嘴咬,还用俺喂鸡喂猫。受不尽无限的委屈,俺也有口难道。
忽然间年荒岁饥,风雨不调。价钱陡涨,声名倍高;足登贵品,面目改了。主人翁回嗔作喜,主人婆亲手做造。奴仆们个个想我到,我怎能朝夕来了。求我的街头喊叫,离我的光棍抱瓢,寻我的逢门哀告;叫了多少爷爷奶奶,也难见我的容颜美貌。
非是我卖国弄权,非是我诬捏假造。我真有起死回生的手段,不愧扶困助急的英豪。胜似那补虚增力的丸散,救苦济命的丹膏。我不到,嗓子里遭了火烧,烧得喉中冒烟、口干舌焦,禁不住肚子里喧嚷,五脏里吵闹,不由得眼前起花,风吹得倒;我不到,任凭他伶牙利齿的豪杰,闷坐也是无聊;我不到,那捧腹摇尾的人物,举步也要弯腰;我不到,榆柳遭殃,皮叶去了;我不到,未出闺门的秀女,也顾不了害臊;我不到,人人生法求我,家家乱哭乱嚎。
且慢说今人重我,就是那古人谁不把我当作至宝?名称我救驾的将军,其实我本领更高:我不到,大舜〔2〕、伊尹〔3〕耕过荒郊,夷、齐采薇,首阳饿殍〔4〕;我不到,赵武灵王〔5〕绿林求卵,伍子胥丹阳吹箫〔6〕;我不到,梁武帝饿死台城〔7〕,孔子绝粮从者愠恼;我不到,朱买臣〔8〕难挑柴担,吕蒙正〔9〕忍饥破窑。世上人往往轻我笑我,惹得我时常冷笑:笑的是笑我者两手捧我,轻我者今才知道。得我之人,整日面目不改;失我之人,三日容颜变了。请问知礼的君子,论一论谁长谁短,谁低谁高?您连我窝窝头也不胜,还充得什么人物,弄得什么腔调!
作者简介:
仲永檀(公元?—1743年),字襄溪,号乐园,故籍在今微山县鲁桥镇仲浅村。乾隆元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迁湖北乡试副考官,复迁陕西道监察御史。以后仕途坎坷,因为官刚正不阿,朝廷欲降之罪,病卒而罢。因《窝窝赋》脍炙人口,时人俗呼“窝窝进士”。有《乐园诗集》。
注释:
〔1〕袍:有文稿也作“泡”。注者以为“袍”字恰和上句“帽”字相映衬,故从“袍”。
〔2〕大舜:即帝舜,尧去世后即位,后禅位于治水有功的禹。《墨子·尚贤下》:“昔者舜耕于历山。”言舜在未遇尧之前,曾从事耕作。
〔3〕伊尹:商初大臣。名伊,尹为官名,曾助商汤灭夏桀。传说奴隶出身。
〔4〕夷、齐采薇,首阳饿殍:夷、齐即伯夷、叔齐简称,商孤竹君二子。二人反对周武王伐纣。武王克商,二人不食周粟,逃至首阳山,采薇而食,及至饿死。详见《史记·伯夷传》。薇:野豌豆。茎叶可食。
〔5〕赵武灵王:战国时越国国君,公元前325—前299年在位,改革军事,习胡服骑射,国势大盛。后传位于子何。内讧,被李兑困于沙丘宫,饿死。
〔6〕伍子胥丹阳吹箫:此言伍子胥父、兄为楚平王杀害后,流亡而靠吹箫乞食。《史记·范睢传》:“伍子胥……无以糊口……鼓腹吹篪,乞食于吴市。”裴集解引徐广言:“篪,一作箫。”
〔7〕梁武帝饿死台城:言梁武帝因侯景之乱而饿死台城事。梁武帝(公元464—549年),名萧衍,字叔达,废南齐而自立,国号梁,建都建康(今南京)。大清三年(公元549年)侯景叛梁,攻陷台城,梁武帝被困饿死。台城:指梁宫城。时称朝廷禁省为台,故名。
〔8〕朱买臣:字翁子,西汉吴县(今属江苏)人。武帝时会稽太守,迁主爵都尉。初家贫,砍柴为生,其妻乃求离去,及朱富贵,又复寻至。后乃传有“朱买臣休妻”等故事。
〔9〕吕蒙正:字圣功,宋河南人,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进士第一,三任宰相。传少时极贫,乞讨为生,居于破窑。返回
游昭阳湖记
〔清〕郝质秊
昭阳湖去〔1〕沛城〔2〕十余里。湖中心谓之支河。《博物典汇》〔3〕谓:古时有三支河,东西皆被黄水淤,而沛之昭阳独存焉。故溢为湖。考水名泗,出陪尾山,经曲阜,贯兖州,达济宁,分南北流。北者接漕运,南者入沛为昭阳湖。活水〔4〕穿豆腐店,由微子山〔5〕趋留城(即张良受封处也),绝〔6〕荆山口,走猫儿窝,汇运河渠,抵黄水归海。其宅产灵物〔7〕济人〔8〕。每凶年见稔〔9〕则否〔10〕其产,或以鱼,或以蚌,或以螺,或以藕,或以芰〔11〕,或以雕〔12〕,无赋无税,又不为豪强所夺,滨湖穷民岁食其利〔13〕焉。东眺滕、峄〔14〕,而崇岭峻騋〔15〕,危磴干云〔16〕,乔林拂日〔17〕者,则千山头〔18〕也;北顾邹、鱼,〔19〕而素萦碧联,磊磊〔20〕,岿然在望者,则峄山〔21〕也。其湖西边堤,高二丈,阔如之,长百里,嘉靖二十一年〔22〕兵部侍郎王以
筑〔23〕,今不存。崇祯〔24〕末年,昭阳尽蓄蒲苇〔25〕,为贼首王奎峰、张兑宁探丸〔26〕之所。岸上居民几无宁日。自国朝定鼎〔27〕,大兵一过而群贼授首〔28〕,昭阳始得晏如〔29〕。每年秋雨连绵,漕渎西泻〔30〕,湖水猖獗,膅〔31〕害民田,其害甚于流贼。近来蒲草一空,荷花盛开,绝蛟龙波涛之危泛〔32〕,一泻千里之概〔33〕,诚为沛邑之巨观也。不可不游。乾隆元年〔34〕七月既望〔35〕,先从邵家渡登舟,泊采钟寺。但见浮柴堆积,蜗庐缭绕〔36〕,虽有遗迹,而瓦砾无存。遂放舟而涉常民里。宅后石椁磔裂〔37〕,尽作渔场,其当为庄、为林,莫可究诘〔38〕。又从而北征,登鸡鸣台,其神狰狞可畏。出步方与〔39〕,履湖陵〔40〕。王莽恶“陵”改“陆”〔41〕。沛《志》言:楚汉相争为汉所筑。因思汉高皇攻湖陵不克,迨〔42〕得天下。四年,差樊哙屠之〔43〕,岂是汉筑?又曰:此秦时所筑,或者近是〔44〕。因吊〔45〕汉章帝,封东平宪王子为湖陵侯。至今为荒烟蔓草,令人览之,不觉凄然泪下。是殆〔46〕与秦之阿房〔47〕、楚之章台〔48〕、魏之铜雀〔49〕同,荡然丘墟,化为尘埃矣。何况我辈之田园庐舍,不及沧海之粟,安望其子若孙常守也哉!未几,日暮,返棹而归。放舟芙渠〔50〕丛里,一望无极〔51〕:梃梃〔52〕者,如夷光出浣〔53〕丽华晓妆,嫣然有态;偃偃〔54〕者,如新妇得配,倦而忘起。而风吹英落,又如篰娥脱遗〔55〕,上结太虚〔56〕之舍,下临元冥〔57〕之宫。左侧茈菱〔58〕争妍,右则荷藻〔59〕呈媚。重〔60〕以青黄相间,香风徐来,阵阵扑面。顾而乐之,安得关汉卿〔61〕、罗贯中〔62〕、李笠翁〔63〕辈,再则如佛印〔64〕其人者,与之烹酩〔65〕,把酒舱中,作诗论古,讲鸠摩罗什〔66〕说,无为人生一大快也。渐渐夕阳衔山,凫鸭振翮〔67〕,水蛙唱歌,鳞族〔68〕潜泳,黾〔69〕鱼出跃,云散玉露〔70〕,墨雾空〔71〕,舳舻〔72〕相接。倦憩〔73〕波上,若鹰船〔74〕,若钓船,若贾船〔75〕、酒船、面米船,群聚如市。其中有执爨〔76〕者,有炊饼者,有补网者,有呕咏〔77〕吹箫者、呼卢〔78〕者、为叶子戏〔79〕者。灯火一片,照耀水湄〔80〕,如列星然〔81〕。余欣然幸其有托〔82〕,于是为记。
作者简介:
郝质秊,清沛县人,精考据,乾隆年间著《博物类编》。
注释:
〔1〕去:到。引为距。
〔2〕沛城:即今沛县县城。
〔3〕《博物典汇》:明黄道周著。
〔4〕活水:流动之水。此指泗水。
〔5〕微子山:即微山,今微山岛。
〔6〕绝:越过。《汉书·成帝纪》:“不敢绝驰道。”颜师古注:“绝,横度也。”
〔7〕灵物:本意神物,谓物有灵。此指当地灵秀物产。
〔8〕济人:救济、周济于人。
〔9〕见稔:将丰收。
〔10〕否:无。《大学》:“其本乱而未治者,否矣。”
〔11〕芰(jì):即菱。《国语·楚语上》:“屈到嗜芰。”韦昭注:“芰,(菱)也。
〔12〕雕(gū):即菰,俗称苦江草,浅水植物。其果名雕胡,也称菰米,可煮食。
〔13〕食其利:受其利。食:受。
〔14〕滕、峄:滕县、峄县(今枣庄市峄城区)。
〔15〕騋:大小成两截的山。
〔16〕危磴干云:山上险峻的石级涉入云端。干:犯。
〔17〕拂日:几欲拂拭到太阳。形容山高。
〔18〕千山头:山名,在今滕县城南。
〔19〕邹、鱼:邹县、鱼台县。
〔20〕磊磊呵呵:众石累积貌。此述峄山特征。
〔21〕峄山:在今邹城境内,位县城东南二十里。山高奇峻,历代多有文人吟咏。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曾登山刻石颂德。
〔22〕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
〔23〕兵部侍郎王以筑:此事《明史·河渠志三》有记:“督理河漕侍郎王以请山东诸泉以济运,且筑长堤聚水。”王以:字士招,明江宁(今江苏江宁县)人,正德进士,嘉靖时居官兵部尚书,卒谥襄敏,有《漕河奏议》、《襄敏集》等著。〔24〕崇祯:明思宗朱由检年号(公元1628至1644年)。
〔25〕蒲苇:蒲草与芦苇。二者均生命力强,繁殖快,皆可成荡,故旧时常为反叛者掩身之所。
〔26〕探丸:探取弹丸,即抓阄。此指杀人越货。《汉书·尹赏传》:“长安中奸滑浸多,闾里少年,群辈杀吏,受赇报仇,相与探丸为弹,得赤丸者斫武吏,得黑丸者斫文吏,白者主治丧。”
〔27〕国朝定鼎:建朝定都。国朝:清朝。定鼎:定都。鼎为传国重器,鼎之所在,都之所在。
〔28〕授首:献出首级,即被诛。诸葛亮《后出师表》:“举兵北征,夏侯授首。”
〔29〕晏如:安宁。《汉书·诸侯王表》:“海内晏如。”
〔30〕漕渎西泻:漕渎:运河。渎:大川。《尔雅·释水》:“江、淮、河、济为四渎。”西泻:开西堤闸泄水。《清史稿·河渠二》:“……昭阳、独山、微山……等湖,水涨则引河水入湖,涸则引湖水入槽,随时收蓄,接应运河,古人名曰‘水柜’。”昭阳湖既为水柜,运河水大时,为保漕运,即开西堤闸泻河水于湖中,湖水陡涨,浸淹良田。
〔31〕〖FJF〗膅〖FJJ〗:同“奔”。
〔32〕危泛:泛滥成灾。〔33〕概:景象。
〔34〕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
〔35〕七月既望:阴历七月十六日。既望:阴历每月十五日为望,十六日称既望。
〔36〕蜗庐:小如蜗壳般房屋,言居室简陋。缭绕:回旋围绕,谓众多。
〔37〕石椁磔(zhé)裂:石棺裂露。椁:棺外套棺。《论语·先进》:“鲤也死,有棺而无椁。”磔:原意分尸或裂牲体,此意裂开。
〔38〕究诘:探究问诘。诘:问。
〔39〕方与:县名。即今鱼台县。原昭阳湖、南阳湖一部分属鱼台县。
〔40〕湖陵:湖陵城。
〔41〕恶“陵”改“陆”:不喜欢叫湖陵,而改作湖陆。见《水经注》。
〔42〕迨:通逮。等到。
〔43〕差樊哙屠之:据《史记·樊哙列传》:“(樊哙)从刘邦起事后,以舍人从攻胡陵,”后曾“从高祖击项藉,下阳夏,……屠胡陵”。
〔44〕近是:大约如此。
〔45〕吊:凭吊。
〔46〕殆:大概。《史记·赵世家》:“吾尝见一子于路,殆君之子也。”
〔47〕阿房:阿房宫。秦始皇公元前212年始建,至秦亡犹未完成。规模宏大。《汉书·贾山传》:“(阿房宫)东西五里,南北千步。”后为项羽所焚。遗址在今西安市西阿房村。
〔48〕章台:当为章华台。春秋楚灵王造,在今湖北监利县西北。《左传·昭七年》:“楚子成章华之台,愿与诸侯落之。”
〔49〕铜雀:铜雀台,又作铜爵台,汉末曹操所筑。《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建安十五年冬,作铜爵台。”后台基为漳水冲毁。遗址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
〔50〕芙渠:也作芙蕖,称已开荷花。《诗·郑风·山有扶苏》:“隰有荷花”郑玄笺:“未开曰菡萏,已开曰芙蕖。”
〔51〕无极:无际。
〔52〕梃(tǐng)梃:挺拔、劲直状。
〔53〕夷光出浣:夷光,即西施。浣:浣江,亦名浣溪,传西施常在此处浣纱。
〔54〕偃偃:倾伏貌。偃:倒下。
〔55〕篰娥脱遗:嫦娥奔月所遗。篰娥:即嫦娥。脱:脱逸。遗:遗落。
〔56〕太虚:天、天空。唐孟浩然《彭蠡湖望庐山》:“太虚生月晕,舟中知天风。”
〔57〕元冥:当为玄冥。幽深之意。清避康熙帝玄烨名讳,凡“玄”均作“元”。
〔58〕茈菱:紫草与菱角。
〔59〕荷藻:荷花与水草。藻:水草总称。
〔60〕重:甚,程度深。
〔61〕关汉卿:元著名戏曲作家,号已斋叟,作杂剧六十多种,现存《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等名作
〔62〕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号湖海散人,著有长篇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等。
〔63〕李笠翁:即李渔,清代戏曲家。钱塘(今杭州)人,时称李十郎,著有《凤求凰》、《意中缘》、
《玉搔头》等戏曲十余种。
〔64〕佛印:即了元,宋僧,号佛印,居金山寺,与苏轼等人交往甚密,能诗。
〔65〕烹酩:烹酒。
〔66〕鸠摩罗什:东晋高僧,通东西方言,曾讲佛于西域,后被迎入长安。所译佛学著作均成为我国佛教经典,对佛学在我国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67〕凫鸭振翮(hé):野鸭振翅起飞。翮:羽毛。
〔68〕鳞族:鱼类总称。
〔69〕黾(měng):蛙的一种。《尔雅·释鱼》:“在水者黾。”
〔70〕玉露:月亮出露。玉:指玉兔。
〔71〕空:混蒙迷茫状。
〔72〕舳舻(zhú lú):泛称船只。《汉书·武帝纪》颜师古引李斐注:“舳,船后持粂(舵)处也;舻,船前头刺棹处也。”
〔73〕倦憩:疲倦小憩。
〔74〕鹰船:载鱼鹰小船。鱼鹰,猛禽,用来捕鱼。
〔75〕贾船:商船。
〔76〕执爨(cuàn):烧火做饭。爨:灶。
〔77〕呕咏:吟咏、唱歌。呕,通讴。
〔78〕呼卢:即呼卢喝雉。古时一种赌博。用五子,一面涂黑画牛,一面涂白画鸡。五子俱黑称“卢”,为头彩。掷子者故常高声呼叫,以期得“卢”。
〔79〕叶子戏:古时博戏,又称彩选。用骰子掷彩,依彩大小,进选“官职”。
〔80〕水湄:岸边水草交接之处。
〔81〕如列星然:如群星联缀一般。码
〔82〕托:即嘱托。返回
闲话微山湖
(台湾)殷豫川
微山湖烟波浩淼,地连苏鲁二省;襟带滕、峄、沛、铜四县。这座雄迈洞庭,气吞洪泽,峙踞在东经一一七度零三分,北纬三十五度又四分线上的大湖,左扼津浦,右跨运河,前裾蒙阴,后履芒砀。匪第以风景胜,而且因形势险,物产富饶著。此地自古为枕流漱石,隐居以求其志者的乐园,更是富而好游,怀宝观光者的好去处。由徐州乘列车北上,车过柳泉站,便可遥睇湖上桅樯,往来如织,一岛屹耸,如翠黛青螺堆玉盘内,若是登临利国驿,韩庄,或是张阿,沙沟高坡,尤能饱览湖山胜概。特别当夕阳影里,霞蔚云蒸,流光耀金,鸥飞鱼逐,那种大自然展示出来的湖光山色,岂止令人心旷神怡,宠辱皆忘而已。
微山湖水长年碧绿,清波荡漾一泻千里,朔风怒号浊浪排空的季节极少,风平浪静琳琅如画的时光最多。湖水源头上溯济宁、老窝湖,独山湖,与天津子牙河相,下过八闸、高邮、宝应,与洪泽湖汇聚,经瓜州,镇江蜿蜒入海,既利漕运,复便行旅。太平年月,运河舳胪蔽空,微山湖风帆遮天,两两相望,辉映成趣。
名山名湖,俎豆馨香
微山,微湖,皆以殷微子名故。这位商室仁人,成汤贵胄,满怀丧邦亡家的悲哀,骑白马过故殷墟,目视“耕者曳曳,禾黍油油”,而歌“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之后,不惮迢迢,选中了这片泥土芬芳,湖水香冽的佳壤安息了。接着不久,那曾在泓水战中,谏而未听,因而求去之宋襄公介弟目夷君,也赶来长眠,永不复起。更奇怪的是若个黄石公的高足,汉刘邦之智囊,赤松子留侯张良,于“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落幕,亦窀穸于兹,此诚所谓天锺灵秀,湖山有幸也。当日寇铁蹄践踏到这大好湖山,“微山湖里”更名曰“微山岛”,湖里百姓,为了宣泄胸中的愤闷,“岛”字说成“倒”,真的微山倒了?是沉痛的抗争,泪眼的泣血。根据滕县县志记载,微山湖在明朝洪武八年八月中秋夜陷落,良田泽国,庐舍穈墟,连带遭殃的是子房之封邑留城,也淹没湖心,而成海市蜃楼,孑遗逃到微山四周,变为殷微子苗裔汤沐之一部。三千年来的兴亡更迭,确如浮沤晴雪一样。
微山虽小十八村
“微山虽小十八村”。鲁南,苏北的居民,皆口熟能道。其实微山不小,如非大水平湖,南抵张谷山约三十五里,西至房村及疃里,亦二十或三十里,西北迄夏镇三十五里,北抵黄埠庄十八或二十里,东抵简闸,东南至韩庄,十五或二十里,较诸金门,马祖澎湖、乌穈,不知大若干倍。当微湖水满,则为东西十二三里;南北七、八九里,小则小矣。迄至北伐告成,户口调查统计,微山全境居民凡四千余户,男女老少约五万口,惟十八村已馀杨村,吕蒙、姚村、墓前村、小殷庄、万庄、沟南、沟北、山后、李庄、田庄、吕庄、小官庄、大官庄,及上庄等十五村矣。
微山风俗淳朴,民多殷氏,其谱谍世系可溯至成汤。杨家村殷黄门公祠,栋宇嵯峨,牌区林立,公讳应寅,于清嘉道间官至北京通政使司,以治诗经,名重儒林,公之子孙九传贡举,有殷公字占鳌者,主乡政数十年,忠厚廉俭,乡民皆德之。吕蒙村与杨家村为邻,亦为是乡之大村,已故国大代表殷君采生于此,乃父燮臣公,善书饱学,令闻远播。吕蒙村西有大沟,长里许,夏日水盈灌于湖,相传宋吕蒙正贫窭赶斋时,所持荆棘拖拉而成,想是附会夸大之说。
殷微子墓
微山有双峰,各肦东西,西峰高矗,微子墓岿然其巅,占地约一公顷,高可数丈,墓门向阳,墓周植苍松翠柏桑竹之属,因高亢干旱,多佝偻不成林。墓碑高一丈宽四尺,中镌“殷微子墓”四字,下署“汉匡衡拜书”。匡氏为东汉经师,其大篆体工力浑厚,神气十足,民国二十四、五年间,歌
舞升平,远从国府南京前来 !帖捶墨之达人君子,经常结袂于山阴道上。俗传殷微子墓碑文悬堂中,可驱邪赶鬼,因是拓帖者大增,有夜宿墓前,披星戴月而撷风雅者,亦士林之一趣也。
殷仲礼圣恩问答碑
殷仲礼乃微子苗裔,于鲁南称鸿儒。乾隆五十七年冬月,帝巡幸江南,龙舟夜泊山东柳林岸,公跪迎,应对甚得体,十全老人大悦,谓曰:“汝真山中宰相也!”公因年高,耳重听,未谢恩,乡人多云憾事,其“山中宰相”匾额,丹书金涂,悬挂于沟北村大王庙偏殿中,久已椽竍丝满,楹腄尘生矣。圣恩问答碑,树公墓前,所记公条陈极详,乾隆问“微山湖日出斗金然乎?”公对以“东风一浪打尽也!”最为帝所嘉许,其戏封之为“山中宰相”而公未谢恩,殆亦有道乎哉!
宋目夷君墓
宋公子目夷君墓,峙东峰鞍部,墓地约十亩,高三仞,前临幽谷,后枕山岭。碑碣高七尺,宽二尺余,文镌“宋目夷君墓”五字篆体,宋熙宁五年徐州知州傅尧俞所立。登临凭吊,为之深慨!
张良墓、凤凰台、天齐庙里松抱槐
张良墓在微子墓阳,相距约千尺,由微子墓俯瞰,若怀中抱月状。墓高约五仞,如覆巨釜,墓顶平广,可建蓝排球场,四周植山枣树百株,有拱把,有盈抱,盘根错节,强弱相衔,山枣熟时,嫣红、姹紫、翠绿、玉白,引人垂涎伫足。墓碑高六尺,中书“汉留侯张良墓”,为清代所立,汉碑想已损坏矣。
凤凰台为微子墓后高阜,台可盈丈,似夙凰銂翼立,前喙微掩,后尾略垂,绿草蒙茸杂花乱生,趺坐台上,可平挹湖水,可仰茹山色,可横掠松涛,由凤凰台观湖,舒臂挺胸,尘嚣滤尽。
张良墓左有天齐庙,中塑天齐及十殿阎君泥像,民国来为乡中青年捣毁,踵事增华,设为庠序,庙庭有古柏苍松数十株,皆足合围,钟楼角有松抱槐奇树一株为山中胜景。相传此树为明初所生,齿龄五百有馀岁矣,初发时松与槐交颈,久之槐入松抱,松环槐茂,相生相养而为一身两颈,触之亦不辨其为松为槐也。游人之好事者,辄刻名树皮间,新旧相摧,李戴张冠矣。庙内知客堂壁树石碑四座,纪其庙之盛事,碑面滑亮如镜,佥称“透亮碑”,松柏槐影,反射婆娑,幌荡生寒,独处斋中,望之有怆感。庙右有住户数家皆张姓,自云乃子房嫡统,世守遗微于兹,千有馀年也。
墓前村多姚姓,其先茔紧傍张良墓约百尺,茔间白杨成林,洒洒生风,不识地势者,多将姚茔作张良墓。乡人尝云张良与德为邻,乐善好施,墓前村民有婚丧庆唁,可向墓中借盘盏,昏夜叩阍,月落完璧,有乞之者无不验,后有人贪小利而短其件,遂不复应。赤松子房,何量之褊也?
留侯城百年一现
留侯城淹没水中,雉堞圮毁,藻蔓荇茂。泛舟去山西南十余里,时或可见城阙遗痕,潋滟湖心。平日桃花源记中所举刘子冀之那型人物前来探险者常有,但皆为有兴来败兴归。“留侯城百年一现”的传说止于传说。从无人将摧回来之汉瓦、五铢钱或刀锉现身说法。惟一可徵之事,“张良宿造八百墓”如非谣诼,则此地的古眆,应是子房的陵寝,而非赝品假冒才是。
微湖夜月照客船
滕县县志八景。“微湖夜月照客船”居其最,多谓照客船之照,不及用击客船之击为沉睶隽永,香醇雅洁呢。微湖夜月不殊于西湖之月,亦不殊于日月潭之月,其殊者为心境感受,为山川异势,神工鬼斧。微湖之夜,月照固美,无月亦美,其美在无日月潭之娇俏,而有其灵秀;无西湖之雕琢,而具其神韵,太娇俏则多脂粉气,过雕琢则多病态美也。微湖夜月,美愈西子捧心,亦美愈日月合壁。赏月山阳,可尽长烟一空,皓轮千里之美;望月山阴,可享渔船万点,银河星罗之美,若是舟泊山左夜碇沙洲柳林,则可得“烟笼寒水月笼沙”,及“夜渡无人舟自横”之美,倘使轻播舴艋,月夜游湖,一苇所浮,万顷茫然,则是遨游飞仙,人间天上,千娇百媚,美不胜收矣。
微湖夜月之极美处为浴乎湖心,载沉载浮,水香满棹,荷芬披佛,抚锦鳞以泳以游,嘘尘气以接白灵。左摭绿菱,右撷红芡,郗山倒影,微峰插云,宇宙美,岂有逾于此者。众云李白投不捉月而死,谅其不知有微湖夜月在,维此之美,始值得纵身一跃也。
朔风走冰,奇观罕观
人生难得一见微湖冰走,河破天惊,其初也,一冰滑出湖面,渐裂渐阔,于是冰如涛涌,成岭成峰,奔腾澎湃,排山倒海,远望似雪山倾颓,银河锁地,霎时间冰行数十里,堆积若长城,天时苦寒,三月不融,湖水凝固,可驾牛车行冰上,不虞崩陷。民国十六年冬季,大雪封湖,不用舟楫,由微山通四邑,皆行冰道,人马过处,沙尘飞扬,无须兢兢战战也。微湖滑冰不须冰鞋,涉冰则持棍棒,以防万一滑落冰眼,可横阻以为助,冰拥如山岸时,鱼多冻结冰面,斯时湖滨儿童,多持铁器刨鱼,鱼胶着处尚有水可旋尾,破其浮面冰,生擒之如探囊取物,亦乐趣也。微湖一带百姓有藏冰者,多于腊月掘冰窖,以时拖载存储,夏日出售,可以裕生计。
渔家之乐乐如何?
采莲采菱,微湖之中
微山湖盛产莲菱芡实,丰收可以百吨万吨计,每届夏日,荷香十里,菱艳满湖,芡实遍河渚,花叶繁茂,实大而肥,芡实又名鸡头,因其蓓蕾形似之故。“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微山湖采莲,远愈其趣,采莲宜乘晨曦初上,朝露未时,扁舟行莲间,轻触荷盖,银球滚落,若珍珠断线,倘滑落莲蓬面,即采之而 ,其味甜美,不可形喻。莲子熟时色呈红润,颜如渥丹,稍曝数日,摇之子尽出,莲肉香甘,莲心可作茶,苦而芬冽。皆上品也。莲与芡实,每结伴而生,万绿丛中,莲蓬如美人执翡翠如意朝天,芡实如乳鸭 红水晶球点水,芡实多刺,采之必护手臂,不如采莲之得心应手,其乐盎然耳。
微湖莲藕脆香美,生啖之甜沁心脾,烹调之可荐佳 ,如研磨为藕粉,尤有滋补功用,藕出淤泥,不蔓不枝,中通外直,洁白如玉,周敦颐譬莲为君子,岂是虚说。微湖菱角肥硕,蔓生湖心,仲夏游湖,坐船舷边,濯足清涟,织锦回纹,闞鱼争附,如亲旧侣,俯给红菱剥食,汁甘肉丰,齿牙留香,可以大快朵颐矣。湖菱迥异池塘渠产,其容姣好,其角茁壮,或两尖或三尖,皆嫩绿红透,既无泥土怪味,亦无黑污姿态,肆口大嚼,永无厌时。芡实米和菱角粉煮汤,芬芳馥郁,胜过燕窝,其营养尤迈之。芡实收获量少,产后行销京沪身价十倍于莲菱也。
雁阵惊寒,声断滕阳
雁为候鸟,以时南翔,微山湖为雁阵集落年年必经之站驿。每当西伯利亚之寒流汹涌,则见雁阵不绝哦在空,盘旋低回,觅其止,或浮于湖心,或集于洲渚,啄草籽,急跋涉。于时猎雁者心花怒放而无视苦寒,夙夜赴险,驾舢板推竹橇行冰湖上,橇如上弦月,以竹竿札成。上置火枪,运转便捷,发射精准。猎雁者匪第以时习枪法,尤须娴聊合作战,不然则鸿飞溟溟,銲缴无及也。雁之集落如札营垒,有巡逻岗哨为警卫,猎者悉其底蕴,射击前必举火,使更雁咆哮群雁哗噪,如是者再而三,宿者以更雁狂欺,不尽其责,于是围拢啄之至血流始止,及猎者再举火,则哨警逸去而听其收拾也。时枪皅连珠发,哀鸿片片死,逃散者鸣声凄厉,翔而再集时,又南移矣。俗谓鸿长雁短,鸿妍雁媸,鸿雁尽肥美,足快老饕。
张网湖中,网捕野鸭、水鸡
微山湖一入隆冬,野鸭、水鸡翱翔上下如蝗阵,自东徂西,遍是鸭队鸡群,其飞也否鸣,其展翅凌风如银铃走空,铿锵有韵。其遨游水上,如散兵行群少拘无束。逐流随波,听其所止。野鸭形状色泽如家禽,渔家以其大小,捕捉后别为“连”而出售,大者以封鸭为“连”,次者以四只为“连”,再次六,复次八,八鸭娇小如鸳鸯,亦罹网罟而死,同病复同命矣。水鸡又名章鸡,毛尽黑,头顶有方白如冠玉,大小与饲养之鸡只相埒,捕售后四只为连,价略低于野鸭而纯美过之。捕野鸭,章鸡之网罟,以麻线结成,网眼可容拳,下水前染以苏木,使成酱紫色,网下缘以石或砖块作坠,上缘以竹木片作浮,放置湖中半俯半仰,或倾或斜,野鸭,水鸡觅食撞网,颈缠不得出,窒息而死。渔者起网时,执网网前进,取猎物如摘瓜果。满载而归时,渔歌互答,如入闹市。野鸭水鸡盛产季节,天津、上海之商贩,麇集于韩庄,利国驿,以谋钜利,符离集之烧鸡,亦为微山湖之特产垄断矣。
大网船乘风破浪
微山湖中的大网船,如豪华火车、汽车,外形大方气派,内设富丽堂皇,称霸河上,风行虎虎,长五丈宽丈二,木选槐枣,漆尚桐油,舷绘苍龙, 张五色。中分客房,通舱,主厅、寝台,器饰桌椅皆光亮如新,不染纤尘,到此作客,胜寓观光旅舍也。大网船主富有,多拥钜赀,其捕鱼季节,丁秋末冬初北风急时,斯时帆悬八面,人分两列,掌舵摇橹,下网起锚,层次井然有条不紊,网以宁麻线编成,疏密可容指,摊开如洞穴,一网过后,鱼虾皆纳,与数罟不入污池之明训相违,而丛者实乐之。
大网船船主,人称“泅子”,泅子发财后必“打喜锣神”以答天庥,打喜锣神如乡人傩亦如台湾拜拜。是时船集山岸,列队成林,锣鼓喧天,彻夜不绝。泅子性爽直热情,坦率开阔,其敬客以酒,必全家罗拜,非饮不作。喜锣神有铙歌,铙歌兴则群起舞,其舞粗犷,乐而不狎,时有“泅端拱”赤手摩火练作法助兴,以娱佳宾,狂欢之后,又散而之四方也。
角网船狼奔豕突
角网船小,长不逾两丈,宽不越八尺,其网亦以宁麻线编结,网眼大而疏,网捕肥壮鱼类。角网如长竿紧三角旗,各巾相间尺许,下沉拖曳水中,鼓腹前进,吐纳自如。船行必以风,如非狂飓,大而愈佳,一月狼奔豕突,晒网三月,生活无虑也。
兜网龙行虎步
兜网又名搬网或拖网,其网赖人力拖曳,兜网如兜,系以长缆,张网入选择湖滨浅水有鱼处,由船边缓缓落网,成U字状,然后两人跃水中,各执其缆之一端,拉网向岸上行,由深及浅,至网出水面疾收之,捕鱼可十斤百斤,渔人多视此为苦役,惟贫贱者为之。
鏊网鸣金击鼓
鏊网赶鱼,敲铁鏊网击船板,呐喊狂喧如临大敌。其出也,布丝网或麻网于水深草密处,回环曲折如迷宫,然后十船或二十船作离心式疏开。迄至相当之中心点稍停,视鏊网领袖手式缩小包围,犹如猎狡兔于陆上而少鹰犬也,鏊网所捕鱼类杂,而最怕捕“鱼”,“鱼”前额下有鳍如刀,丝麻网捕之,落剥极棘手,一不小心网破指裂矣,最以渔人营生以鏊网为业者罕矣。
撒网如张巨伞
或人作渔光曲,内有“轻撒网,紧拉绳,捕鱼人儿世世穷”句,是不知底蕴之瞎说,岂可一以概全,不过撒网实为苦事,既须挺立坚稳,尤须双臂健硕遒劲,推网如执鞭,抛网如覆罩,引而收之如拾芥,不然鱼虽上网亦逸而去矣。微山湖撒网渔人多不以船,立岸边窥形势,网捞而趋利者,随处可见,虽其所获不丰,如天时有常,仍可瞻足。
罱船如作蚌戏
罱以两竹竿夹持如簸箕状之麻网为之,其作业于湖上时多则十数船,少三五船。持罱网者立船头,摇船者荡桨或撑篙殿后,船散开如一字,缓缓而驶,罱一张一如蚌呼吸,若得鱼则提罱入船,扣放甲板下。微山湖泅子有罱帮,其民滋众,政府有水上人员组织管理之。 端靶如行奇袭
仲夏五月,薰风南来,正是“端靶”季节。端把可以意会,言其举网必端正,靶子要平稳。端网捕鱼最具原始型态,其网如蚊帐倒开,以竹竿两枝平行承之。不用时可卷束置船边,用时则展舒之。端把捕鱼靠天时地利,仲夏迄孟秋三月为旺季,月光皎洁不利端把,繁星在空,风平浪静为难得机会。端把如作战,须先察敌(鱼)情,设置靶场,靶以水草芜毛松札成,缚木棒插湖底,约十尺间隔有浮靶一片,遥望之如凫浮水面。靶船深夜航,其浆橹榫眼均必膏油脂,免出响声,舟队近靶场,人船皆寂寂,但闻产卵鱼群跳跃吱嚓,若不慎痰嗽或攀动绳索,则鱼群散去矣,如此必静候有顷,俟鱼群再集,始可分头行动,各奔目标,幸运者一网可捕鱼数十斤,老于是业者,谓有网端不起之说,靶上鱼多为黄章鱼,巨口细鳞,鲜洁肥嫩。捞获多时,车载马驮,腌成咸鱼后,可谋巨利。
罾网布哨,獾网拦河
罾网如"弓悬水中,上以竹架撑持,下为网。罾网内结十字线,系烧焦之鱼虾,诱使好者入翁。罾网多就运河岸布放,其势似斥堠哨,巡逻者以时查看,所获悉倾取之。獾网形似飞机场所悬之风筒,其口阔其底渐以窄,专捕懒鱼,逆水游无堕网者.下獾网者多为闸畔人,其拾獾以时,日落一视,除晒补网外,经常拦闸口.罾与獾若兄弟,一嗜平静,一迈奔蹶耳。
叉鱼、钓鱼、钩鱼,各有千秋
微山湖上叉鱼者少,钓鱼者亦罕,惟钩鱼之术不一而足。钩鱼之钩锋利,以精钢铸成,一钩网拴钩千百,未下水置筐内,排放井然无有紊者,临湖则牵线络绎逐波,或浮或沉,曲尽其妙。钩分塘钩、卧钩。卧钩用饵,置深水之半际,所捕多大鱼及龟鳖之属,塘钩近湖滨,不以饵而以技,垂钩前必择鱼多处,以竹木作椿,横拦坚截,若布八卦阵,鱼入撞钩,惊逃不脱乃成擒。霪雨水涨,塘钩利市百倍。钓鱼湖滨,多是闲情逸致者,其钓以蚓蝇作饵,上钩之鱼皆小鲜,归贻细君,可博一粲,非关生业也.叉鱼者气态雄雄,持叉如沙和尚,掼叉如掷标枪,叉以钢铁炼成,或九股或五股,形如笔,尖如锥,柄长五尺,后有铜环击以绳索,当其发现鱼踪,右臂持叉,左手托绳.穷追之不舍,俟鱼匿草丛泥窠内,必一叉中的,不然则再叉无望也.叉所得鱼,以火头(乌鱼)居半,火头又名孝鱼。据云孝鱼产卵后,双目瘴翳如瞎,子鱼争以其身殉养之,待其复明后始散去,人而不孝,不如禽兽,亦不及鳞介也。
罩鱼如逐狡兔
罩鱼又名圈鱼,罩如覆钟,以竹片编成,两手持之,扬水面再落地,鱼陷罩内必逃,逃则触碰有声,以手捕之如运掌上。罩鱼有单有双亦有集团,单罩巡浅滩,双罩并肩左右,就水可没胫处,集团罩以行舟为之,率皆由经验素丰之渔夫指挥下罩,罩则不空举也。鱼游水中如狡兔,其疾如矢,其息若谜,有谲黠之鱼,吐水扬沙,牵草为庐,使不得见。湖滨小儿,夏日三五成群,就浅水围萍藻捕鱼,名曰“园子”,每发现鱼窝,必欢呼叫嚣,争乞观众,鱼窝多扁平光滑,底铺细沙,上漫松茅,虽鱼类亦重止,亦求安适乎?
最乐渔鹰捕鱼时
微山湖渔鹰,捕鱼之多,不亚于大网角网,其所临风波险恶则过之。渔鹰色泽形状类似飞鹞,嘴爪皆犀利,其价昂值贵者名曰“拐鹰”,一“拐鹰”可售银洋百圆,购田数亩。拥鹰较多之家,人胥以百万富翁称之。渔鹰不食五,亦不食草籽,非鱼肉不能饱,且肉必精选,肥瘠佥不堪喂饲,是以如逢湖水三月冰封,鹰登于陆,则业者荡产矣。
拐鹰即公鹰,毛色俊美,健硕雄壮,遇鱼奔逐十里二十里不倦,不擒以献不止,鹰在水中睶行似发矢,抟鱼如抟兔,以利喙啄划鱼鳍,使丧失泳力后,快然戏弄之进,大者拥拖,小者噙",抵船边,主人犒以食,摇尾而去,若功而未赏,去则飘遥水上听鱼浮沉不闻不问矣。
善畜渔鹰者,识水性又识鱼性,水清则鱼猾,水浊则鱼掩,草茂密鱼藏富处,复不利于鹰之追逐。是以放鹰季节多在冬月,斯时风" 红浪,湖无滞草,鲤鱼肥而鲫鱼壮,于是九鮎鹰扬,渔歌互答,敲篙击楫,威震山湖,朝出而暮归,盈舟满载也。鹰必在饥时放之,驱之下水前,必以草箍其脖颈,使得鱼食不下,渔家用心亦良苦焉。
捕虾三策——虚笼、堵笼,灯笼
微山湖产虾量多,多至车载船装,沟浍皆盈,夏日渔村,腥臭充鼻虾满处处。捕虾有三策,虚笼专捕大虾,堵笼捕其次者,灯笼照虾,有如蚁如蚊之微者。虚笼用竹篾编成,大若走马灯,中空置饵,两端有洞,上有孔以草塞,放之湖面若沉若浮,一日或越日视,巨爪红袍客之为俘为虏者辄至百万。堵笼就水边筑泥堰掘沟渠安放,堵笼亦用竹篾编,装如太空锥,前端开阔,诱虾入笼中,后底狭圆堵之,堰如城堡,座座相衔,望之如军阵。堵笼所猎物,皆中焉者也。灯笼照虾当麦秋农忙时,虾来如潮涌,凡湖滨停舟处均可网捞。有一夕照小虾十石至数十石者,虾网以细麻布或蚊帐制成,状如节,放水中即提,虾已满网矣。小虾好逐灯光,灯之愈亮者,水面虾集益多,飞蛾投火,游虾死灯,自然之谓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