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湖区概况湖区产品湖区文化湖区旅游湖区一瞥荷花展厅咨询建议 
首页>>怀念战友刘知侠

                     ·图/怀念战友刘知侠[2007年8月3日]

刘知侠同志的《铁道游击队》自1954年问世至今,已印行了近400万册.还有将近10种外文版。
1985年,刘知侠与夫人刘真骅从省城济南迁居青岛。我当时任青岛警备区政委。我们这两家住宅相距不到50米,朝夕可以相见。战友变成了近邻。

我与知侠同志相识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在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那时,我在泰山区第一军分区宣传队工作,知侠刚从抗大文工团调到地方上参加减租减息等试点工作,同时也当记者。
他写了不少反映这方面的报道,如《三千人的控诉》、《钱包身》,还有《遥寄给沭河边的民兵英雄们》等文章。

这年秋天,日寇对我“铁壁合围”大扫荡,秋末,我们突围后一起在一个小山村张大娘家里住了两天。我们七八个人吃过张大娘家里的煎饼和地瓜,肚子饱了,身上也有劲了,决定继续突围。于是跋山涉水,夜行军走了50多里路,天蒙蒙亮时才与各自的机关会合了。

在两天的相处中,知侠给我们讲了许多沂蒙山区人民救护伤员的感人事迹。最令人难忘的是一碗鸡汤的故事:几名伤员隐藏在一老百姓家里治疗。那时缺医少药。惟一可以滋补的东西就是老百姓视为命根子的老母鸡。可是老百姓的鸡养得也不容易,要对付敌人的搜索,又要靠鸡蛋换点油盐。眼看着伤员流血的伤口、惨白的脸色,这家大娘还是狠狠心杀了鸡,熬了鸡汤送到伤员面前。汤上浮着一层黄油,溢着诱人的喷香味道。可是伤员谁也不肯喝,在大娘再三恳求下,大家也是你推我让不肯先喝。后来,在大娘的“命令”下,才你喝一小口,我吮一小口地喝起来。大娘含着深情的泪,伤员溢着感激的泪。一碗鸡汤饱含着根据地群众和部队伤员的血肉情谊。这也就是知侠在后来写的著名中篇小说《红嫂》的原始素材。


  
  六年过去,我与知侠在淮海战场上又相会了。我当时是第八纵队的战地记者,知侠是山东兵团《前线报》的特派记者。当时,我们几个纵队的记者,在兵团部召开了一个写作座谈会,我印象特别深的是知侠结合自己的战地采访实践,讲了他写《机枪射手老刁》和解放安徽灵璧时写的《突破口上》等战地报道的体会。他强调指出:只有深入到实际的战斗生活中,才能写出真实而形象生动的指战员的勇敢和高尚的情操;而不断地提高思想水平,才能增强认识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写出真实反映战争生活的作品。谈到写作的表现能力问题,他打比方说,写作要讲究技巧,木工还有粗细活之分,把人物写活了,作品也就成功了。知侠在这次座谈会上的发言,一直激励着我在横渡长江、解放上海、抗美援朝的报道工

作中不断地实践,提高写作水平。  
  建国以后,我和知侠又在济南相聚了。那时候,我在济南军区做报社领导工作,他担任山东省文联、省作协的领导工作。“文革”前和80年代初期,我们又多次见面,每次请他谈《铁道游击队》的经验时,他总是谦虚地说:“是铁道游击队中的英雄人物感染了我……为了采访他们,我两次越过敌人的封锁线去微山湖采访,与他们同吃同住同战斗,才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在这个基础上,塑造了刘洪、芳林嫂、王强等形象,再现了敌后战场游击队员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1962年,知侠发表了中篇小说《红嫂》。1964年8月12日,毛主席在接见革命现代京剧《红嫂》剧组时对演员们说:《红嫂》这出戏是反映军民鱼水情的戏,演得很好,要拍成电影搬上银幕,可以教育更多的人做新时代的《红嫂》。后来这部由山东省京剧团演出的京剧《红嫂》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成了戏剧艺术片,不久又被改编成吕剧、歌剧等,后来又移植成了芭蕾舞剧《沂蒙颂》。35年后的1997年,在建军70周年时,又由知侠同志的夫人刘真骅改编成电影《红嫂》,由广西电影制片厂拍摄完成。迟浩田上将为影片题词:“蒙山高、沂水长、好红嫂、永难忘。”(文:李治亭)
相关链接:
 ·《铁道游击队》作者刘知侠
 ·烈士后代45年后喜相逢
2001年中国.微山湖ZJM制作 Tel:0537-8184895;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