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幅国画长卷《古运回望图》白描稿问世通州
[2005年1月18日]
长180米、高83厘米、数位画家历时2年有余创作的巨幅国画《古运回望图》白描创作稿于2005年1月18日在通州正式面世。据悉,此幅国画不仅弥补了国内对京杭大运河整体描绘的空白,还囊括了目前国内最大的白描创作稿、集中创作时间最长的两个之“最”。
“京杭大运河是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但对其关注、研究、开发与宣传却相对滞后,我们这次投资300余万元来搞这件事,就是想给社会留下一笔丰厚的文化财富。”主办者、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谷建华对记者说。
据了解,该图是继画完清代康乾鼎盛时期古都老北京历史风貌的大型国画长卷作品《京门九衢图》之后的又一幅大型文化项目,它用180余米的画卷详细再现了明朝中兴时期北起通州南至杭州的京杭大运河沿岸5省27个区、市、县的山川地貌、人文风情和历史辉煌。可谓是“一条运河贯穿南北,半壁河山尽收画卷”的长篇巨作。
“长城一撇,运河一捺”,从公元前486年(周敬王三十四年)吴王夫差开凿邗沟起,中国人民以其勤劳、智慧和坚强的毅力,由短到长,由局部到整体,不断地对其开凿整修,历经1600多年的时间,直至1293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终于完成了一条由杭州直达北京,全长约1800公里的人工大运河。它贯通六省市,流经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漕运通道”和经济命脉,并成为中华民族南北文化交流的桥梁。
“我们之所以选择明朝,主要是因为京杭大运河在明朝永乐时期经过整治改造才开始贯通定型,同时也最繁华,而且它对维护与稳定明王朝的统治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画卷总负责人、著名画家刘克宁对记者说。
据介绍,整幅画卷以文化为索引,串联了从江南吴越,再到齐鲁,然后到燕赵三条文化带,也依其分为北运河(今北京通州至山东聊城段)、中运河(今山东微山湖至江苏淮安段)、南运河(江苏苏南至浙江杭州段)三个部分。北运河部分主要介绍的是北方市井生活、风土人情;中运河河道宽阔,主要是船队运输时舟楫鼎盛的场景;南运河则偏重于江南水乡文化的描绘。
记者看到,画卷对两岸民风、民俗、服饰、船舶、建筑、景物等进行了细致摹画,画法和风格类似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画的不单纯是风景画,而是有故事、有情节。画面再现了明朝兴盛时期喜庆、捕鱼、纺织、农耕、冶炼、守卫、社戏、赶集、运输等市井生活。不仅有自然风貌、山川物候的不同,更有因不同人文传统而形成的性情气质和动于中而形于外的斑豹差别,当然更有南北文化间的融合与互渗。画面中涉及形态各异的大小人物近万名,千余艘大小船只以及牛、马、驴、飞鸟、鹅、鱼鹰等禽畜二十余种,同时也详细描绘了台儿庄船闸、南旺分水、瓜州船闸、苏州排门水闸等十余个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以及“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姑苏枫桥、“山外青山楼外楼”的杭州、“繁花仍得就船看”的微山湖等美景。
据了解,从整整9个月文字材料酝酿、采风资料收集,到主体创作再到后期的修改研讨,历时近3年时间。画家们来自祖国南北,最年轻的49岁、最大的57岁,年龄平均都在50岁以上,根据每个人的画功特长和生活阅历,各负责了不同的部分。“虽然平时经常3、4个月都回不了一趟家,但是画几张能给民族文化留下宝贵财富的作品是很高兴的事情”,参加创作的画家说。作品创作最辛苦的阶段莫过于采风的过程,有时为了收集资料,大街小巷不知要来回跑上多少回。“在无锡,我们为了验证明朝砖窑的原始形态,反复找了好几次当地的一位老画家,才从其作品上发现砖窑的顶部为圆弧形。”
另据了解,在白描稿的基础上,他们又创作了一幅彩色水墨国画《古运回望图》,目前已完成近一半,今年3月份即将面世,用画家刘克宁的话说,如果白描版是一幅壮丽的史诗,那么水墨重彩下的《古运回望图》将是一首起伏跌宕的交响乐。(千龙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