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湖区概况湖区产品湖区文化湖区旅游湖区一瞥荷花展厅
首页>>湖区来风
 湖 区 来 风


微山湖在线站内搜索

              ·同姓是不是一家子? [2004-12-19]
  同姓是不是一家子?老李与另一个老李见面了,握握手,互报姓名之后,“哦,咱们还是一家子呢!”大家格外亲近,因为“一笔写不出两个李字”。许多人认为,同姓是一个老祖宗传下来的,几百年前是一家子。这种说法也对,也不对。
  古代小说中的壮士常拍着胸脯道: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某家是也。在宗法观念极强的中国,改名换姓是一种极大的不得已,甚至是辱没了老祖宗。但是,历史如烟,沧海桑田,世界在变,姓氏也在变。两位老李是不是一家子,得听我细细说来。
  中国的姓氏产生的原因很多,许多同姓不是同出一源。如,先后有20多个姓氏改为汤氏,其中最大的有,杨姓改汤氏,温姓改汤氏,唐朝的唐改汤氏,更姓改汤姓,韩姓改汤姓。戴姓是一支西周初年封的戴国后裔,春秋时戴国被宋国灭掉,戴国人以戴为姓;另一支是宋国宋戴公的子孙,宋戴公的儿子以父亲的谥号“戴”作为姓氏。夏朝有个甘国,位置在现在陕西省户县一带,甘国国君的子孙就以甘为姓;周朝周襄王的弟弟王子带被封在甘,这个甘是现在河南省洛阳一带,其子孙也以甘为姓。上面说的戴、甘两个姓,其来源并不一样,祖先并不相同。
  特别是人口多的大姓,大多数都有好几个来源,可见,许多姓并不是起源于同一祖先的。
  我们是炎黄子孙,炎帝与黄帝是传说中的两个部落首领,大约在五千年前,以这两个部落为中心,华夏族开始形成。那时候,他们活动的地域很小,不超过黄河中下游一带。当时,新生儿死亡率极高,人的寿命又短,人口是很少的。到了汉朝,外族人称中原人为汉人,汉族的名称才确定下来。发展到今天,汉族已经拥有十几亿人口,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几乎世界各国全有汉族人。形成这样大的民族,人口的自然繁衍只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大量外族人口的加入。隋文帝杨坚、唐太宗李世民、大诗人李白,都有胡人血统,都不是纯正的汉族。《三国演义》中说吴国的孙权是“碧眼紫须”,曹操骂他“碧眼儿”,这孙权就是一个“混血儿”的样子。《水浒》中的“紫髯伯”皇甫端、“金毛犬”段景柱,也是“外国人”的形象。虽然说文学作品并不能当成历史真实看待,但起码说明了写作的当时,有大量外国人加入了中国。
  外族的加入使得汉族姓氏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五胡十六国时,刘渊建立过一个汉国,刘渊本是匈奴人冒顿单于的后代,汉高祖刘邦曾把公主嫁给冒顿单于,因此刘渊自己也有了刘氏,他的后代也因此加入了汉族。
  南北朝时,北方草原的鲜卑族人南下中原,并建立了称雄一时的北魏王朝,北魏的强大是与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分不开的。孝文帝改革的重要内容就是:以法令形式推行汉化,下令鲜卑族的118个姓都改为汉族式的姓氏。孝文帝本姓拓跋氏,改为元氏,皇族独孤氏改为刘氏,普乃氏改为周氏,丘林氏改为丘氏……
  翟、戎、安、尉迟、宇文、长孙、呼延、慕容、万俟,这些姓,南北朝之前的古书上是找不到的,这些本来就是少数民族的部落名称,后来这些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这些部落名称也就成为姓氏。这些姓是从“娘家”带来的。
  尉迟本是鲜卑族的一个部落,这个部落在南北朝时,从北方草原进入了黄河流域,整体加入了汉族队伍,尉迟这个姓也被汉族接纳了,进入了《百家姓》。宇文也是鲜卑族的一个部落,传说有一个叫普回的头人,在打猎的时候拾到一颗玉玺,上面刻着“皇帝玺”三个字。普回以为是上天神授,于是自己号称宇文氏。当地人称天为“宇”,称君主为“文”,“宇文”就是天子的意思。东晋时宇文氏进入中原,加入汉族队伍。呼延源出匈奴,东晋时,匈奴呼衍部落进入中原,以部落作为姓氏,音变为“呼延”。
  中国古代称印度为天竺国。天竺国人到中国定居后,以竺为姓。隋唐时,西域有个米国,位置在现在乌兹别克斯坦。当时有不少米国人到中原做生意,后来就留在中国了,他们取姓为米。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现在有56个民族,在与汉族交往中,有许多少数民族采用了汉族取姓的方式。如朝鲜族、回族都有李姓,蒙古族、回族都有姓白的,许多民族都有姓张、王、李的。
  古代帝王还常常把姓作为奖赏,赐给臣下,这也造成姓的分化。
  中国航海史的骄傲郑和,原姓马,小字三保。马三保出入战阵,多建奇功,明永乐皇帝赐他姓郑,从此以郑为姓。唐朝沙陀部落人朱邪赤心,因镇压庞勋起义有功而被赐姓李。五代时,他的后代李存勖建立了后唐。
  本来没有姓“佘”的,只有姓“余”的,东晋时,有个人叫余讽,他和晋明帝一起议论朝政,那位皇帝老爷忽然两眼瞪着他,说:“余者我也,讽者讥也。卿为此名,欲为朕之敌人乎?”余讽一听,吓出了一身冷汗,连忙叩头谢罪,说自己姓得不对,名也有错误。明帝当场“赐”他姓“佘”。把人家的姓给割去了一截。从此出来个佘姓。
  战争、饥荒、动乱、迁移也使不少人改变了姓氏。
  刘邦的谋士张良,本是韩国贵族,秦统一中国后,六国贵族自然不服,张良就与刺客在博浪沙这地方刺杀秦始皇。刺杀没有成功,秦兵到处追缉他,他就改姓为张,作为掩护。刘邦手下的大将韩信,被刘邦和刘邦老婆吕雉害死后,他的子孙怕受追杀,不再敢称自己姓韩,可又不愿意改变自己的姓,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取“韩”的一半,改成姓“韦”。
  司马迁是陕西韩城人,可是在他的家乡却找不到姓司马的人。司马迁本来是太史令,官虽不算大,但日子过得也不错。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与匈奴作战,矢尽粮绝,不得支援,投降了匈奴。司马迁在汉武帝面前为李陵的功过说了几句话,结果被汉武帝阉割下狱。司马迁怕自己的后代受连累,就在姓中“司”字左边加上一竖,让大儿子姓“同”;在“马”字左边加上两点,让二儿子姓“冯”。于是,司马迁的后人与“司马”这个姓绝缘。
  葛氏本是伯益之后,夏朝伯益被封为葛伯,于是以葛为姓,后来葛国被灭,葛氏的一支逃亡到山东诸城,改姓为诸葛,意思是:诸城之葛姓。
  歌唱家朱明瑛并不姓朱,而是姓张,她的祖父抗战时任国民党河北省主席,父亲曾任傅作义的少校军官,这样复杂的社会关系,使她家成了“文革”中清查的对象。为了孩子的前途,父母把朱明瑛送给姨妈抚养,她就随姨父姓了朱。粉碎“四人帮”后,朱明瑛向父母提出恢复原来的姓,父母不同意,说:“全国都知道有个朱明瑛,要是改了,大家还以为又出来一个张明瑛呢!这是给大家找麻烦。”
  最感动人的是林伯渠、邓子恢两位革命老前辈的儿子改姓的故事。
  1934年,红军开始了伟大的长征。战马上一位英姿飒爽的女红军,胸前背后是两个婴儿。她急匆匆赶到会昌城堂嫂家,她告诉堂嫂:“这个孩子姓林,刚生下来14天,是我的儿子;这个刚出生3天,姓邓,也是红军的后代……”这位女红军就是革命家林伯渠的夫人。1949年,组织上找到了那位“堂嫂”。两个孩子也已经长大成人,一个在烟厂当学徒,一个当了小裁缝。根据当事人的记忆,邓子恢认下了小裁缝,给他取名邓苏生;林老认下了另一个,取名林秉苏。过了不久,有人发现,林秉苏这孩子长得越来越像邓老。而邓苏生呢,怎么看怎么像已经牺牲了的林老的爱人。仔细一看,果然是搞错了。于是,两位革命老人更换了儿子。按理说人换了,姓也应该换,可是他们说:我们是革命后代,叫什么在哪家生活都是一样的,就不用再改了。最后谁也没有改姓。以后,邓子恢同志受到了不公正的批评,处境十分困难。偏偏是在这时候,林秉苏把自己的名改成了邓瑞生,表示对父亲的崇敬与信任。而不是邓老亲生儿子的邓苏生,却坚持姓邓。
  由于收养关系而改姓的就更多见了。
  当年曹操大宴铜雀台时,令曹氏、夏侯氏的大将站在一边,身着红色战袍;其他姓的大将站在另一边,身着绿色战袍。双方来个大比武。有人问了,为什么姓夏侯的要与姓曹的归为一方呢?原来,曹操的父亲本不姓曹,而是姓夏侯。因为过继给了曹家,才姓了曹。曹操与夏侯诸将,本来是一家人。
  宋庆龄的父亲原来也不姓宋,到了他的家乡海南省文昌县昌洒区古路园村,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原来,宋庆龄的父亲叫韩教准,他12岁时过继给了无子女的舅父,从而改变姓名为宋嘉树,别名耀如,因为是基督教徒,还有个英文名叫查理宋。他随舅父到美洲做生意,回国后成为上海有名的实业家。他与倪桂珍女士成婚后,生育子女六人:霭龄、庆龄、子文、美龄、子良、子安,这些子女都姓宋。
  “活济公”游本昌说得更有意思:“现在人们叫我济公,尊敬一点儿叫我活佛,正经一点儿叫我游本昌。我都应了。可是冤枉了我,我本应该叫叶游本昌。叶游这个姓,您在《百家姓》里查不着,这是我父亲的专利。我爷爷入赘到游家,生下我父亲,但爷爷为了保持叶家血统,仍叫父亲姓叶。父亲给我取名时用的是叶游本昌,叶游这个姓既保住了本来的姓,又不断游家根脉。我的本昌,表示本来就吉祥昌盛,人丁兴旺的意思。”
  像叶游本昌那样的两个姓一起用,其实古以有之。浙江省就有一个特别偏的姓——陆费,这个姓的来由是这样的:当地一个陆氏家族中从来没有人做过官,有人能在仕途上大有作为一直是这个家族的心愿。后来,这个家族的孩子被过继到费家。不久之后,这家孩子里果真出了一个当大官的。为了告慰先祖,他们就在费姓的前面加上了陆姓,从而改姓“陆费”。
  皇帝家的人,也有改姓的。乾隆皇帝有个女儿,可惜这位公主脸上有块黑痣,据相面先生说,这块痣主灾,而破灾的惟一办法是将公主嫁给比王公大臣更显贵的人家。这可就难办了,比王公大臣还要显贵的是谁呢?想来想去想到了孔府。孔府衍圣公可以在皇帝面前不下跪,上殿可以跟皇帝平起平坐。可是问题又来了:当时满汉不能通婚。乾隆皇帝想了个招,将女儿寄养在中堂大人于敏中家,改个姓,以于家闺秀的名义嫁给了第七十二代衍圣公孔宪培,称为于夫人。
  另外,有些偶然的原因也能使人改姓。
  相传,黄帝死后葬于桥山,他的子孙中有的留下来守陵,就称为桥氏。南北朝时,西魏的丞相宇文泰有个属下,叫桥勤。一天宇文泰心血来潮,叫桥勤去掉桥姓的木字旁改成“乔”。说是取“乔”字的“高远”之义。桥勤不敢不从,只得姓乔。
  汉字的读音、字形演变,也是造成姓氏改变的原因。
  阎、闫本是两个姓,现在没有人区别了,姓阎的也常常写成“闫”,图的是省事。岳、原来也是两个姓,现在很少有人用“”,因为写这个字太麻烦,其实有些姓岳的本来是姓。由于汉字简化造成这种合二而一的姓,还有后、後,郁、鬱,钟、锺。
  “费”作为姓原来有fèi、bì两个读音,来源自然也不相同。读fèi的出自嬴姓。辅佐大禹治水的伯益,被封在费(现在山东省鱼台县西南),伯益的二儿子若木继承费国君位,若木的后代就以费为姓。读bì的费,源出姬姓,春秋时,鲁僖公为了奖励帮他上台的季友,把费邑(现在山东省费县北)赏给了他。季友的后人以邑为费氏。
  从上面看来,有许多同姓并不是出自同一血缘,可是不同姓的倒反而有是一家子的可能。也许你认为探究姓是否出自同一祖先,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并不正确,现在已经有遗传学家利用姓氏的变化,揭示了人类遗传的密码,也有历史学家在研究人类迁移的过程,这些研究将揭开许多人类未解之谜。(来源:千龙网 )



微山湖在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微山湖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微山湖在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微山湖在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微山湖在线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2001年中国.微山湖在线制作
Tel:13964914895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