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编排大型新编历史剧柳琴戏《墨子》[2004年11月11日]
10日晚的滕州剧院举行的大型新编历史剧柳琴戏《墨子》的汇报演出。
滕州是科圣墨子的故里。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峰起,百家争鸣,儒墨两家脱颖而出,并称“显学”。诸子中,唯独墨子重视自然科学,面向下层民众,被后人称为中国“科学之父”和兼爱天下的“平民圣人”。
《墨子》一剧截取墨子一生中最具历史意义和最典型的“止楚攻宋”事件,同时有机地糅合进了墨子与滕阳公主一段可歌可泣的恋情。全剧共分雏凤始鸣、凤翔九天、裂裳裹足、班门弄斧、墨守成规、以怨报德和夕照凤山7个场景,剧情紧紧围绕墨子将儿女私情深埋心底、把天下之爱贯穿始终而展开,塑造了墨子大爱无言、吐哺天下,令千秋景仰的人伦楷模。剧情曲折跌宕,故事生动感人,人物形象丰满,场面浩大,气势恢弘,是一部史诗般的历史大剧。
该剧剧本由滕州市作家吕宜芳创作,山东省吕剧院国家一级导演陈贻道应邀担任导演,市柳琴剧团国家一级演员王传亮、王传玲,国家二级演员李梅等担纲主演,舞美、灯光、服装均由省内外一流高手设计制作。整台大戏编排历时两个多月,预计耗资40万元,其创作和演出阵容之强大,舞美、服装设计之独特,令人叹服。这是我市落实“打墨子牌,唱柳琴戏”的一项具体举措,也是近年来文艺领域少有的一件精品,称得上是滕州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件盛事。
(来源:滕州在线 渠怀素)
附:◎ 柳琴戏的传说
柳琴戏在当地叫“拉魂腔”,意谓唱腔优美,能把人的魂灵拉走。它在鲁南民间流传了数百年,倍受这方土地上人们的喜爱。大约在200年前,柳琴戏分为南、北二路,南路活跃在苏、皖、豫一带。大多是由滕州老艺人讨荒在此流传开来的。滕州为北路,早年的创始人是东郭镇苏楼村的苏金门老先生,又名苏来。他家的佃农下地干活也得口吐唱词、哼着小调。每年秋天,苏家都要种上四五十亩地的荞麦,专留给前来苏楼村唱戏的艺人们食用。由此,苏楼村也汇聚了当时的各路艺人,逢年过节通宵演出,盛况空前。当地民谚说:“苏来不来等于瘟台,苏来不到挫钱十吊。”正是由于苏家戏班的广泛影响,他们所居住的村庄由原来的“徐楼”改为“苏楼”,沿用至今。
“拉魂腔”在流传发展了100多年以后,到了20世纪的民国年间,当时滕州一带较有影响的戏班,是张汪镇渊子崖村的卜端品老先生创下的“长春班”,人们习惯称之为“卜拉门”。他是苏楼村苏家戏班后裔传人苏友刚的第三代徒弟。老先生爱戏成癖。他家里的一些长工必须会唱戏,不会唱戏的他不要。农忙时干活,农闲时就组成班子,在本村或者在周围的村里搭班唱戏,一时在鲁南影响很大。“卜拉门的拉魂腔,卜拉门腿上挂铃铛,东庄唱戏西庄看,赶集上会唱满场”成为当时生动的写照。1987年,滕州市的文化工作者在苏楼村发现了苏家祖传的一把柳叶琴。这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一把柳琴。
“拉魂腔”是地地道道的乡土戏。它扎根鲁南民间,土生土长,土语土调,土腔土韵,至今还保持着浓厚的乡土气息。
柳琴戏的变迁
活跃于民间的“拉魂腔”,为柳琴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逐渐演变为正式的剧种。
滕州市柳琴剧团是由早期的卜家班改建而成。全国解放以后,卜家班在党的关怀下得以迅速发展,队伍扩大到近百人。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1950年,卜家班改组为四平剧社,由班主制改为社长制,1953年滕县人民政府对四平剧社进行整编,正式命名为滕县新建剧团,并正式纳入地方事业建制。1954年华东地区戏曲观摩演出时,改名为滕县柳琴剧团,1988年随县改市,正式改名为滕州市柳琴剧团。柳琴剧团的建立,为柳琴戏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使沿街叫门的“拉魂腔”得以脱胎换骨,从而登上了文艺剧种的大雅之堂。
1953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戏曲改革”的精神后,剧团首先对以前演出的传统剧目进行了整理改革,陆续编演了新的历史剧和传统戏,继而兴起了大演现代戏的热潮。1954年,柳琴剧团排演出了第一个现代戏《小二黑结婚》,随后排演出了《小女婿》等。1956年在商业公私合营的高潮中,卜端品私人戏箱折价归公,从此剧团由私有制变为集体所有制。在“二为”方针的指引下,剧团先后排演的现代剧《红霞》、《红姐妹》、《红色种子》、《红松林》上山下乡进行演出,被群众誉为“四红剧团”。1964年12月,现代戏《新风曲》参加了济宁地区的会演,同年被选拔到省参加现代戏会演,得到了彭少辉、贺龙、罗瑞卿等中央领导好评,并受到谭启龙等领导同志的接见与鼓励;同年排演的《小保管上任》等在滕县八一礼堂为沙风、杨得志等中央领导演出。之后,不少剧目走出了山东,为国际友人演出。其中,《姊妹俩上工地》还被北京农业电影制片厂拍制成电影。
1990年,带着泥土芳香的柳琴戏《山乡锣鼓》进京演出,参加了第二届中国戏剧节,登上了中国民族文化的殿堂,受到了中央领导和专家的好评。李景、贺敬之、吴雪、刘厚生等军政领导听罢乡音后,格外兴奋和激动。当时的中组部部长张全景在看完演出接见演职人员时,拉着演员的手即兴作了一首诗:“看罢演出多高兴,听罢乡音格外亲,齐鲁大地春意浓,四出小戏意蕴深。”
多年来,柳琴戏一直活跃在鲁南大地上,倍受家乡人们的喜爱。从最初的《小二黑结婚》到风靡一时的《十五贯》、《双玉蝉》、《姊妹易嫁》,再到现代的《墨子救宋》等,共创作出了140 个剧目。其中,排演的《孔繁森》在滕州乃至枣庄市党政机关和厂矿演出28场,引起了较大的轰动。多年来,柳琴剧团涌现出了众多的著名演员,诸如卜端品、刘长春、王丽英、王传玲、王传亮、赵恒成等一时成为地方的时代宠儿。
柳琴戏从它产生那一天起,就带着鲁南地区浓厚的地域特色和乡土气息。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正是柳琴戏的泥土芳香,才吸引了众多的专家和人士为之毕生追求,并使之不断完善。国家一级作曲、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柳琴考级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惠然就是其中的一位。
1958年,王惠然在临沂地区看演出,第一次看到柳琴之后便一见钟情,从此就致力于柳琴的改革。当时民族管弦乐队里面,没有高音乐器,再就是琵琶、扬琴、三弦都是中音的乐曲,但作为领弦的没有,所以王惠然就看上这个柳琴了。1958年起,在徐州乐器厂的配合下,他研制成功了三弦、四弦高音柳琴,结束了200年来柳琴仅用于戏曲伴奏的历史,使柳琴登上了独奏、协奏舞台,填补了民乐队弹拨缺乏高音的空白。古老的“拉魂腔”,迷人的柳琴戏,在王惠然的驱动下,走出了国门,遍及海外。
再创柳琴戏新辉煌
纵观柳琴戏的发展脉络,可以说从苏来创下雏形之后,它盛行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辉煌火爆于七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就开始步入了低谷。人们不禁要问:柳琴戏何以日趋式微?是商业大潮的冲击,还是观众审美价值发生了偏移?这些因素都有但又不尽然,西方歌剧不仍还如日中天!分析起来,我认为主要因为,社会娱乐方式的巨变、可供观众选择的娱乐形式多样化,使柳琴戏失去了一大部分中、青年观众,这也是全国戏曲萎缩的原因。从剧种本身来说,柳琴戏依然沿袭多年不变的风格韵味,观众对这种仍还咿咿呀呀的慢节奏不太适应。再就是体制的不灵活和费用的短缺,都阻碍了剧种的发展。
据业内人士评判,在地方剧种中,目前较有生命力的主要有柳琴和豫剧。而河南的豫剧通过电视《梨园春》栏目,已经走向了全国,被人们所接受,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我们的柳琴戏经各界人士的苦心经营、苦苦支撑,虽有一定的发展,但与之相比,仍逊色不少。对此,现在的柳琴剧团做了许多实际有益的工作。据悉,近期剧团招收了30多位新学员。我们相信,有了这些安贫乐道的人士,我们土生土长的柳琴戏将会再创新的辉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