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致观察 认真创作[2004年9月21日 ]
---创作《铁道游击队》连环画的体会
丁斌曾
我们初次读完小说《铁道游击队》就深深被吸引住了。由于我们对铁路上的情况比较熟悉,作为一个连环画工作者,很快就会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用我们熟悉的艺术形式把故事画出来,让更多的人,能够更形象的读到这个故事。
不久,我们得到创作《铁道游击队》第二部分"打洋行"的机会。但当时我们没有深入到生活中去,创作时资料不足,只能闭门造车。加以缺乏实际斗争知识,又未深刻的研究原作和脚本,虽然有一股热情,结果作品质量不高,遭到了第一次的失败。我们没有灰心,在创作其余几本的时候,我们加紧努力,重新进行一切创作的准备工作。
1954年初,我们对原作进行了深入、细致、反复的研究,熟悉了故事各个情节,掌握了整个故事的关键和各段落的起伏高潮,然后对各个段落的绘制进行了细致的安排。经过这番努力,我们能够做到不靠原作和脚本也能讲出其中的故事。我们发现了许多描绘时的疑难问题,诸如人物外形的特征,战斗的环境和道具的特征等等,都还不够熟悉,这种脱离生活,缺少感性知识正是过去创作失败的主要原因。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有计划地收集许多有关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鲁南农村战斗有关的照片和文献进行研究阅读外,还准备深入生活中去体验。
到山东去之前,又访问了原作者刘知侠,他告诉我们许多有关铁道游击队的短小故事,使我们更进一步理解到,这支游击队插入敌人后方,破坏敌人的运输线,开辟了当时鲁南根据地到达铁路西面的交通线,支援了鲁南抗日根据地的重要意义。从他那里,我们还得到许多深入生活的线索。
在党和出版社领导的支持下,我们曾经三次到山东去,深入生活和会晤游击英雄们。在南京、济南、临城和陶庄,我们见到了小说里的刘洪、王强、申茂、芳林嫂等人,使我们比较熟悉书中的人物的内心和外形的特征。他们的生动的叙述,不仅丰富了我们许多战斗知识,而且简直是上了生动的阶级教育课,尤其像我们这样学生出身的知识分子,感受更深。我们又到他们战斗过的鲁南地区生活。那里解放后正在恢复建设,遗留下的旧迹已经不多,微山湖畔的农村已经以新的面貌出现。那里的干部和农民都热情而主动的为我们讲解昔日的情景和遗迹,斗争虽然过去好多年了,在他们生动详尽的介绍下,游击英雄们英雄斗争的形象仿佛又重新展现在我们面前。他们渴望着我们能够把微山湖畔的斗争事迹描绘出来。他们的期望,几年来一直是对我们有力的鞭策和鼓舞。
铁道游击队最大的特点是战斗在铁道线上,这就要接触到铁路、车站、火车,和一切技术性的问题。在济南铁路局党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又到路局机务段和车站深入生活,职工们热情的帮助,我们学习铁路上许多操作技术,研究了日寇在山东路局方面的资料。在薛城时,车站的工会主席知道我们需要了解抗战时期铁路员工的服装,就跑到很远的地方从一个已经去世的站长家里借来了仅有的几张照片。许多工人和人民铁路警察同志,又为我们表演了飞车技术。人们热心的帮助,使我们感动得流泪。
深入生活的收获是巨大的。因此,在继续创作"夜袭临城"、"打开微山湖"、"飞虎队打冈村"、"苗庄血战"、"二烈士"和"湖上神兵"等部分时,都重新作了造型设计。我们根据原作的描写结合各个人物的经历先以文字分别列出他们的出身、经历、年龄、工作条件等项,而后结合了我们亲身接触的游击队员们加以艺术概括,分别塑造出许多不同的形象,直到认为满意为止。通过创作的实践,体会到这种人物造型对创作连环画的必要性。
我们对表现形式也作了研究,决定采用中国画的单线形式来画,因为这是群众习惯和喜爱的。运用这种形式也遇到不少困难,首先我们对国画的修养不够,而且故事的战斗场面,多半是夜间,表现时很棘手。我们在实践中经常请教老画师,边学、边创、边改进。在京戏《三岔口》中,我们发现观众们并不因为台上没有熄灭灯光而感到表演的不是黑夜,从而体会到,有动作形象表现出黑夜也是我国艺术上的传统习惯。所以,我们就更有信心的去探索了。
相关链接:
1、小说《铁道游击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