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畔:枣庄一水泥厂取石制造出天堑
小学生攀崖上学五年多[组图]
2003-12-27讯:据人民网26日报,微山湖东畔枣庄市驻地北约5公里处,有一个浪涛自然村,村里小学生每天上学的必经之路,被附近一水泥厂长年挖土取石,横着截出两道高近30米的悬崖,学生上学放学每天攀绳上下,磕磕绊绊已是家常便饭,而全村107人,因接送孩子或攀悬崖摔瘸腿的,就有6人。悬崖路至今已持续5、6年之久,竟始终无人解决。
上学路如同历险
2003年5月21日上午12点30分,记者跟随浪涛村的12名小学生放学回家。出了校门绕墙往北穿过一片麦地,从一个山沟里爬上了一片荒凉的山坡,约10分钟后已至半山腰,抬头却见前方一个高约30余米的的悬崖,左右看不到边。正当记者感到无路可走时,今年9岁、上一年级的任祥祥已跑着闪过一道弯,在一处坡度近70度的缺口处双手并用着往上爬。记者倒背包、满手是泥地跟随他们爬上之后,已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
五年级的小姑娘提贝去年爬悬崖时,嘴上摔伤缝了三针,她告诉记者:“这里一天要爬4次,我们习惯了;前面还有个悬崖,那才叫危险哪!”
从满是乱石、沟壑的山坡上走,记者跟得颇为狼狈,后来小跑着才没被落下。几分钟后,来到了第二道悬崖下,面前是垂直的崖壁,裂开的石块,远处还有丁丁当当的采石声。
5年级学生刘亚见记者站着不动,用手指着前面悬崖上垂下来的绳子说,从那儿爬上去。记者靠前拽了拽晃悠悠的绳子,光秃秃的石壁上没有任何落脚之地,试了几下,30余米高的悬崖爬了还不到十分之一,无奈滑下来时,头上直冒冷汗。
刘亚把书包交给别人,袖子一撸先上,爬两米滑一米地爬到中间一个石窠处,右脚踝已划出了大片血迹,他来不及休息,在上面家长的接应下终于爬上了崖顶。他回头苦笑着对记者说:“小意思,这儿我爬了5年,身上不知有多少伤疤了。”最后,记者鼓足勇气在前拉后推下总算爬了上去,握着发麻又隐隐作痛的小臂,看到时间已是1点20分。
攀崖上下实属无奈
浪涛自然村属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齐村镇韩庄村第6小组。据66岁的组长刘兴海介绍,往年村里的学生也要翻那道山梁,可有山路没悬崖,不会出什么危险;自从1993年村里把山地卖给水泥厂后,不到3年路就被截断了,又过了两年学生开始攀悬崖;村里就此事多次与水泥厂协商,始终没达成一致意见,反而,悬崖越挖越长、越挖越深,东西已达3、4公里;全村107人,因接送孩子上学、攀悬崖摔瘸的就有6人,后来为了安全,孩子不到9岁、10岁不让去上学,实在没办法,就送到亲戚那里去借读。
据村民反映,孩子上学的路还有两条,从悬崖路走是1.5公里,往东绕到一处高20余米、宽约一米的脊梁要走两公里,往西先下山,再经09公路到学校的路长近4公里;可从脊梁走,路远也不太安全,走09公路必须骑自行车,一来一回近半路程要推着走,公路上车辆飞驶更不安全;村民张秀山的瘸腿就是去年送女儿上学时被车撞的;为了上学不迟到,学生大多选择攀悬崖。
1点30分,记者攀悬崖受吓还没缓过气来,学生们就已吃完了饭。一年级学生刘青青告诉记者,到家时,烧好的汤已事先放凉了,煎饼吃不完就拿着到路上吃,这样才不至于迟到。回学校的路走脊梁。
又是一阵上窜下跳的小跑,翻过山顶,眼前是比攀悬崖稍微安全点的脊梁,远处水泥厂烟囱的烟四处弥漫,两旁的低谷衬托得不能容两人并行的脊梁飘渺不定,梁上又怪石林立,记者和学生们一起手拉手走得心惊胆战。到学校时,预备铃已响过了。
如何解决难度不小
水泥厂采石场的工人称,每天这样放炮炸石,看着学生从眼前经过,既担心又无能为力。当记者向水泥厂一位姓高的副总经理提及悬崖路一事时,他却称不知道此事。学生就读学校的黄校长告诉记者,从5、6年前,浪涛村的路变成了悬崖,已有近30个学生攀过悬崖,校方就此事也多次向水泥厂反映,一直没有结果,无奈之下只有安排学生放学时结伴而行,遇到阴雨天,必须有家长或老师护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