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山“龙尾”———别具一格的汉代摩崖墓群
九龙山不仅有着神奇的传说,山中也有众多文物古迹。在九龙山“龙尾”山体上,就有著名的九龙山汉代摩崖墓群。早在 1977年,它就被公布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条石砌甬道一直从山脚通往墓群,甬道尽头,则是平行排列的四处摩崖墓室,墓室因为是山崖上直接凿出来的,所以看起来鬼斧神工,如同几枚古老而隽永的历史印记。
踏着石阶攀上山体,崖墓更显壮观。管理崖墓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 1998年,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整修了九龙山二、三、四号墓室,依据考古资料对三号墓进行了复原陈列,并对外开放。另一处一号墓穴如今尚未开掘。墓穴在巨大的崖壁上由人工凿出,甬道两旁壁立数十米,气势恢宏。记者参观了其中的三号墓穴,这是西汉孝王刘庆忌的墓穴,进墓穴后可见左右旁室由后人复原的车马塑像。往里走,可见两耳室,耳室中陈列着各种文物,最里端是一间宽敞的石室,就是汉孝王刘庆忌棺椁所在地,室内同样摆放着不少出土文物。
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九龙山汉代摩崖墓群在古墓规制中别具一格,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1970年当地考古部门对崖墓进行发掘,这些崖墓虽多次被盗,但仍出土各类文物1900余件。从出土的玉衣残片、“王未央”铜印、宫中行乐钱、驷马安车以及封门石上的“王陵塞石”字样看,无疑应属西汉诸侯王的陵墓,考诸历史,当是鲁恭王家族的墓群。
史料记载,西汉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景帝将其子刘馀由淮阳王改封为鲁王,迁都曲阜。其后子孙安王刘光、孝王刘庆忌、顷王刘劲、文王刘晙相继袭封。公元10年,王莽贬鲁王刘闵为公,废除了鲁国。鲁恭王刘馀好治宫室苑囿,在曲阜修建了堪与长安皇宫未央宫媲美的灵光殿,还营建了豪华的地下宫殿。其后子孙也效法其例,修建了庞大的陵墓。
九龙山南麓———精美的唐代摩崖造像石刻
从汉代摩崖墓群出来后,我们继续沿九龙山南麓东行,山脚的道路还在修筑之中,路面上是刚刚翻起的新土。驱车大约五六分钟,沿路的山坡上就见到了裸露在外的九龙山摩崖造像石刻。九龙山摩崖造像石刻1986年被公布为济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刻虽然矗立荒野,但保存还算完好。石刻面积大约100平方米,属于唐代。石刻造像围绕石体雕刻而成,西侧与南侧的主像为相貌雍容祥和的菩萨刻像,像高一米半左右,大唐盛世遗风余韵犹存。主像侧旁又刻有小型刻像,金刚、大士盘膝安坐于莲花之上,只因年久失修、风剥雨蚀,小型刻像的头部已经模糊不清。
对于这些似乎被遗忘的古迹,总不乏各种各样有声有色的传说,即使风马牛不相及,却也是一番历史的记忆。九龙山摩崖石刻也是如此,当地人称此石刻为“九女挖娘心”。据山脚武家村的老人说,古时候,当地曾有一老妇,生了九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儿子是个瘸子,母亲却唯独喜欢他,而不喜欢女儿,母亲对儿子的偏爱让九个女儿嫉妒成仇,在娘死后挖出了娘的心,看看娘的心是不是公平的。传说虽然不足一信,但也能从中感受到它单纯而质朴的警示性,充满了教人做人的道德内涵。
看完唐代摩崖造像石刻,我们再一次经过九龙山山脚的武家村,小雪镇镇政府的马金增告诉作者,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里的村民都是靠山吃山,以采石为业,不过早在几年前,九龙山的山体就开始被保护起来了。“政府禁止采石都四五年了,山体绿化工程也已经启动了三四年了。”
据马金增介绍,九龙山系原有林地2100亩,其中曲阜市小雪镇有1000亩,为600亩防护林和400亩经济林和用材林。防护林绿化标准较低,林木稀疏,林木平均密度仅达合理密度的40%,近75%以上需补植,全镇4200余亩山体需要进行植被恢复。2004年开始,以中华文化标志城为契机,济宁市委、市政府正式启动九龙山区植被恢复工程。2005年完成绿化任务400亩。2006年对九龙山区12个标段1392亩山体进行中标绿化,其中栽植侧柏786亩,蜀桧606亩,共计84万株。2007年以来,曲阜市、小雪镇加快了山体植被恢复工作的进程,以便为中华文化标志城的建设奠定一个良好的环境基础。
九龙山西南———孟子故里和孟母林墓群
从九龙山出来回到104国道,再往南大约1公里路西,就是亚圣孟子的出生地——— 凫村。村口是一个集市,竖立着一个古色古香的牌坊,上书“孟子故里”四个大字。穿过牌坊往里走大约50米,便见一座古朴院落,那便是“孟子故宅”了。
看守孟子故宅的是55岁的凫村村民孟繁喜。孟繁喜告诉记者,凫村百分之七八十的村民都姓孟,“孟母三迁”的故事对当地百姓的影响很大。每年的四月初二孟子生日,这里都会举行祭孟典礼,因为孟母三迁的故事,四月初二也被定为中华母亲节。
进院门之后,绕过影壁墙,左侧迎面悬一口大钟,古朴素净,钟面刻有“国泰民安”四字。影壁墙后就是正堂,堂屋正中供奉着孟母和孟父的塑像,左侧设有“始祖邹国公孟子”的塑像,右侧为“四十五代中兴祖之神位”。出正堂,过右侧园门,便见一侧院,孟母教子展览馆就坐落院中。室内陈列着文物字画,生动地讲述着当年孟母三迁以教子的千古佳话。
据文献记载,孟母死后,孟子将其归葬于鲁,就在凫村东之马鞍山山脚。马鞍山也属九龙山区,在九龙山西南,孟氏后裔在那里结冢而葬,形成占地721亩的庞大墓群,这就是离孟子故宅不远的孟母林墓群。孟母林文物管理所的朱春鹏告诉记者,孟母林墓群早在1977年就被公布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孟母教子是彪炳千古的伟大功业,孟母林的规模和影响力更甚于邹城的孟林。孟子父母墓旧称孟母墓,墓之东为飨殿,殿内有乾隆御赐孟父孟母碑,孟子父母墓的中央墓碑就是后人仿效乾隆御赐碑再建的。由于孟母之名盛于孟父,孟母的墓碑也打破传统地立于中央大碑的东侧,孟父墓碑立于西侧。孟氏家族墓地以先祖母氏为名,实属中国传统丧葬制度的孤例。碑前安放石制供桌及香鼎,两旁壁立着记事碑和子孙功德碑,整个墓地看上去庄重肃穆、大气厚重。
朱春鹏告诉记者,孟母林的另一大景观是其众多的千年古柏,被挂牌保护的树龄在一千四五百年的古柏就有13000余棵,“孟母林有着厚重的历史内涵和丰富的文物价值,九龙山又近在咫尺,相信孟母林也会成为中华文化标志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