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湖区概况湖区产品湖区文化湖区旅游湖区一瞥荷花展厅
首页>>湖区来风
  湖 区 来 风


广告招租位置







0537-8160086

 


踏遍9省市、历时13年、举债5万元办义展——
  
     潘福安:让后人知道“铁道游击队”
           2003年7月2日
  7月1日《滕州日报》在一版报道了龙阳镇6月28日举办“铁道游击队展览”及文艺会演活动的消息后,记者随即采访了“铁道游击队展览”的策划者和创办者、龙阳镇大寨村人——潘福安。
  一定让后人知道“铁道游击队”
  潘福安今年51岁,现在是枣庄市国土资源局高级统计师。“我从小听着铁道游击队的故事长大,对英雄的崇拜早就埋在心中。”
  潘福安告诉我们,有一件事他终生难忘:有一次他出差去上海,
同住一室的房客知道他是枣庄人时,便问道,铁道游击队的事儿是真的吗?这一问竟让潘福安难以入眠。潘福安说,他的义父和铁道游击队副大队长王志胜(刘知侠小说《铁道游击队》中王强的原型)是邻居,他从小就经常听老英雄讲铁道游击队打鬼子的故事。上小学时,他就能把小说《铁道游击队》的许多情节背诵下来。
  回枣庄后,他来到市党史办了解有关铁道游击队的情况,当得知健在的铁道游击队员已不足三分之一,有关铁道游击队的图片、史料少得可怜时,心里更加不平静。于是,他萌生了一个念头:“抢救"铁道游击队史料,尽全力宣传英雄事迹,有生之年为铁道游击队做点工作。
  老将军的理解,给了他最大的支持
  当谈起办展览的准备工作时,潘福安感慨万分地说:“事情办起来真难呐!一是要有资料,二是要有资金,还要有手续和展览场地。"
  为了能更多地收集一些珍贵的实物、史料,从1989年起,潘福安就北上南下,遍寻英雄踪迹,千方百计抢救发掘铁道游击队的史料、实物。铁道游击队活动的年代距今半个多世纪,老英雄们又散居全国各地,寻访他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有一年,潘福安到北京去拜访原铁道游击队最后一任政委、时任二炮副司令员的郑惕中将。他敲开了警卫班的门,值班警卫告诉他:“郑将军已搬走,不住这里了。"回到枣庄后,他通过朋友联系才找到郑老的新地址。当潘福安第二次赴北京时,郑老热情地接待了他,并提供了许多珍贵的史料。临走时,老将军把他保存的战争年代用过的茶缸子送给了他,并鼓励说:“你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大好事,我支持你。"
  北京归来,潘福安按郑将军提供的线索,先后拜访了第二任大队长刘金山、第三任政委杨广立、第四任政委赵若华(现名赵明伟)、指导员张静波、队员程怀玉和张士银等十几位原铁道游击队老英雄。
  潘福安说,他先后到北京、上海、天津、河南、河北、江苏、浙江、陕西等9省市,行程达7万公里,走访队员及其家属300多人次,行程7万多公里,相当于绕赤道走了近两圈。每逢出差,别人进旅馆休息娱乐,他却背上照相机、录音机和签名册,按照他掌握的地址,挤上公共汽车,沿大街小巷找人。
  对他的家乡滕州,潘福安来了多次。他多次到我市羊庄镇收集铁道游击队第一任大队长洪振海的遗存资料。2001年,在洪振海纪念碑落成典礼上,他专门举办了“铁道游击队图片展”。
  13年来,为了收集资料,潘福安花光了6万多元的积蓄,苦心收集的古钱币、字画等藏品也变卖了大部分。他还与枣庄及周边地区的“破烂王"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只要牵扯到铁道游击队和抗战的遗物、旧品,先供他挑选。“办这个展览,活得值”
  2000年10月1日,为纪念铁道游击队创建60周年,潘福安经过多方努力,在枣庄市博物馆举办了首展。年迈的郑惕将军专程从北京赶来,为这个个人举办的革命传统教育展览剪了彩,并即兴题词:“爱国精神,永世长存。"十几位铁道游击队老队员在子女的陪同下也从全国各地赶来,参加了这一非同寻常的“铁道游击队事迹展览"。
  潘福安告诉我们,首次展览一直持续了10天,每天都要接待数百名群众。展览不售门票,还要付给博物馆一定的场地费。说到这里,他用坚定的口气对笔者说:“困难再多我也要把展览办下去,让更多的年轻人受到教育。办这个展览,活得值。"
  为了能让当地驻军官兵看上展览,潘福安从旅游公司租车,把展板运到军营。当他冒着大雪来到某炮团时,官兵们在寒风中排列成100多米的长队,夹道欢迎。
  去年农历大年初一到二十,正当万家团圆欢庆新春佳节的时候,潘福安和他的妻子陈淑英把展览办到了枣庄市繁华的人民公园内。潘福安的两个儿子也受父亲的感染,主动地加入了义展的行列。他的大儿子潘兴光和二儿子潘兴良说:“老爹这个事办得值,我们全力支持!”为让受教育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潘福安特意准备了万人签名横幅。签名的人中,年龄最小的只有两岁半,名字还是让爸爸手把手签上的。内蒙古的一个客商签到:“办此展览,华夏第一人。”
  截至目前,潘福安的展览已办了80多场,使枣庄和周边地区的7万多名参观者受到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万只水鸟云集微山湖
                2003年7月3日
  近日,微山湖出现了万只水鸟聚集、觅食的景象,成为湖上一道美丽的风景。每当傍晚时分,就有许多水鸟从四面八方飞来,有的在空中嬉戏,有的在水中觅食。据渔民介绍,这种壮观景象已持续了一二个月了。主要是由于近来湖区水质有所改善,湖中鱼类和浮游生物增多,故引来水鸟觅食,形成了万鸟云集微山湖的景象。
[简讯]:引资建泥鳅养殖场。微山湖鲁桥拿出100亩地,韩国、青岛客商出资500万元联合投资发展泥鳅养殖场。目前,泥鳅养殖场部分资金已到位,土建工程已基本就绪,预计下月投苗养殖。
            微山湖进行抗洪抢险实战大演习
                 
2003.6.28
  微山湖地处南四湖流域的最下游,汛期有3.17万平方公里的客水流入南四湖,特别是近期发生的大范围、高强度降雨使得防洪抗洪的任务异常艰巨。为确保南四湖安全度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该县于6月26日在老运河大堤险工段,进行了防汛抢险实战大演习。演习的目的是提高防洪抢险的实战能力,保证做到一旦有险,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济宁市委副书记张振川在有关领导的陪同下观看了实战演习。演习由微山湖人武部组织,由夏镇、付村镇、欢城镇、留庄镇、崔庄煤矿、欢城煤矿、县酒厂、县医化集团和县直机关武装部九个单位的300名民兵参加。演习按照“实兵、实地、实情”的原则,采取分段作业的方式,共进行了受领任务、运送物料、转移群众、破堤清障、封堵决口、固堤防浪、修筑子堤、打桩固堤八个课目。演习顺利结束后,该县就下步各单位组织民兵进行必要演练、进一步修订防汛方案、落实人员、物质器材等各项防汛准备工作做了进一步安排部署。 
           
          微山湖强化防治措施 确保蝗虫不起飞、不成灾
                 
2003.6.27
  
微山湖是山东省最大的湖滨蝗虫发生地,据预测,今年微山湖夏蝗仍为大发生,预计发生面积将达160万亩,主要集中在湖区滩涂区,发生程度低于去年。但由于今年产卵量分布均匀不集中,范围广、面积大,目前该县南四湖下游部分蝗虫已出土,蝗蝻已达2龄。加之防治"非典"疫情的影响,给夏蝗监测和防治工作比较困难。为确保蝗虫不起飞、不成灾,微山湖层层落实治蝗行政首长负责制,确定了综合防治方针,实行地面防治、化学防治与生态防治相结合,计划防治120万亩,重点防治滩涂、沟渠、堤坡等特殊环境,努力压缩孳生环境,提高综合控制能力。连日来,微山湖各乡镇及早开展蝗情监测,进行拉网式普查,同时公布蝗情调度电话,24小时值班,准确掌握了蝗情动态。同时认真做好治蝗物资准备和资金筹集,维修药械、培训人员、调配药物,进一步修订、完善制定防治预案,为打好治蝗斗争的胜利作好充分准备。
  [简讯]:6月18日,南四湖局在山东省薛城区召开纪念水利工程统一管理20周年庆祝大会。沂沭泗局局长于琪、副局长杨运高等领导参加会议。
                                上页  下页

2001年中国.微山湖ZJM制作
Tel:0537-8160086  E-mail:web@nansihu.net
联系人:邹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