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5000亿打造三条流向北方的河[2005年4月2日]
由国家开发银行出任牵头行的“南水北调东线、中线一期主体工程银团贷款合同签字仪式”3月29日在京举行,以开发银行为牵头行的国内7家金融机构将为南水北调主体工程提供总额达488亿元的银团贷款,这是迄今为止我国银行界对单个建设项目提供金额最大的银团贷款。
据悉,南水北调工程是迄今为止人类所计划过的最庞大的建设工程,历时50年,总投资将超过5000亿人民币。根据水利部的规划,该工程以长江丰富的水源为依托,年调水448亿立方米,可基本缓解黄淮海流域、胶东地区和西北内陆河部分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状况,并逐步遏制因严重缺水而引发的严重生态环境问题。
中线
一江汉水向北流
中国的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而清清汉江水要越过江淮分水岭踏上漫漫的北上路。全长1277公里的总干渠将穿过中国的两大暴雨区、两大地震区以及膨胀土区和矿井沉陷区,这条架高了的人工大河是否能够一路走好?
站在丹江口水库的大坝上,映入眼帘的是满满一池碧水。
“襄阳逢汉江,宛似蜀江清”,这是宋代文豪苏轼留下的感慨。名列长江九大支流之首的汉江出秦岭,越巴山,蜿蜒绵长地流经900多公里后,在这里被丹江口水库拦腰截断,形成“亚洲第一大人工湖”。汉江水文局前任局长苏业助说,丹江口水库水质优于2级,水库上游污染较小,清水入口甘甜。更难得的是,这里不仅水质好,而且水量充足,素有“人造海洋”之称,总库容可达209亿立方米,等于全国每人平均有近20吨水存放在这里,是南水北调东、中、西三条线中最理想的水源区。
在来丹江口之前,记者看了一份有关南水北调的资料。根据规划,中线工程每年要从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调出130亿立方米的水。汉江在丹江口水库处的平均年径流量为363.6亿立方米,调水量占平均年径流量的36%。一些反对意见认为,汉江作为一个自然河流生态系统,是无法承受平均流量减少36%的冲击的,况且自然河流有丰水年、枯水年,这里所提供的363.6亿立方米只是一个多年算术平均值,在自然条件下,汉江并不是每年都有363.6亿立方米的流量。在最枯年份,丹江口水库处的年径流量与向北方的调水量相当,就是说几乎100%的水量都要调到外区域去。在这种情况下,汉江河流生态系统必然面临死亡。
“汉江的最枯年份年径流量有多大?”记者问。苏业助拿出一份资料说,“1999年,176亿立方米。”
“176亿立方米如果调出130亿立方米,”记者说,“那汉江下游几乎就没水了。”
“你说的问题确实存在,所以在最新的规划中已经将中线一期工程中的调水量减为95亿立方米。”苏业助说。
“95亿立方米也超过最枯年份年径流量的50%,”记者说,“到那时我们是保证向北方调水呢,还是维持汉江的生态系统?”
“这种情况很少出现,”苏业助无奈地笑了笑,合上手中的资料,“如果再次出现,就只有依靠工程手段来解决了。”
苏业助所说的工程手段是指丹江口水库加高工程,而具体负责工程实施的是汉江水利水电公司。
该公司总经理贺平告诉记者,丹江口水库的兴建与南水北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1958年,在成都政治局会议上,中央作出兴建丹江口水利枢纽的决定。当时设想,从汉江丹江口向华北引水,设计丹江口大坝蓄水位170米,周总理在兴建丹江口枢纽的批示中也指出:“丹江口枢纽近期以防洪、发电、航运为主,但不排斥远景引汉济淮济黄。”然而,丹江口水利枢纽建设期间,国家遭遇三年自然灾害,中苏关系紧张,参与设计的苏联专家撤走。继续实施南水北调,已为当时国力所不能承受,迫不得已,只有修改最初设计,先建一期工程,将大坝蓄水位由170米降到157米,待以后国力允许时,再复建至170米。
东线
沿着大运河前行
发端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浙江杭州,迄今已有近2500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堪与长城媲美的人工奇迹。如今,浩浩长江水将沿着它滚滚北上,古老的运河又将肩负起东线南水北调的使命。由于贯通东部发达地区,大运河的污染已相当严重,这使东线将治污与调水提到了同样重要的地位。
江都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江都老城区南端。在毛泽东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下,这个水利枢纽工程终于在1961年12月挥动了第一锹。历时16年,一个拥有亚洲最大排灌能力的综合水利枢纽在世界东方巍然出现。“这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第一站,”黄海田说。作为江苏省苏北供水局的局长,他对调水情况了如指掌,“实际上,东线工程是在江苏省江水北调工程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和向北延伸的。”据黄海田介绍,东线工程从江都抽水站和即将兴建的宝应站抽引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为输水干线和分干线,逐级提水北送,并连通作为调蓄水库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在山东省位山闸附近通过隧道穿过黄河后自流到天津。输水主干线全长1156公里,输水渠道的90%可利用现有的河道和湖泊。东线工程黄河以南需建13个梯级提水站,而江水北调已建好9个,目前长江水已经能够到达微山湖地区。“东线工程计划分三期建设,总投资约650亿元,那么以前的江水北调花了多少钱呢?”记者问道。
“这个没法统计。上个世纪60、70年代兴修水利,基本上是大兵团作战方式,几万人投工投劳,完全没有报酬,”黄海田顿了一顿,若有所思,“如果今天来完成这样的工程,那么江水北调花的钱可能是个天文数字。”
由枢纽工程北望,广袤的苏北平原河网密布,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但在历史上,这里又是个易旱易涝的地方。为了改变了千百年来“淮水可用不可靠,长江有水用不到”的历史现状,实现了“江淮互济,江水北调”的愿望,千千万万的苏北人民勒紧裤带,硬着头皮,终于建成了江水北调这样一个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将长江水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提了9次,有效缓解了徐州、连云港等城市的用水问题,江苏淮北地区水稻面积由200万亩发展到1500万亩,彻底扭转了历史上“南粮北调”的局面。
“西线和中线都有一些技术性难题,东线有吗?”记者问。
“东线工程基本没有什么技术性的难题,”黄海田语气轻柔却底气十足,“经过40多年的建设和运行实践,规划论证初期提出的一些问题,如长江口海潮入侵问题、血吸虫北移问题以及苏北土地盐碱化问题等等,均得到了比较好的解决。实践证明,跨流域调水并非如想象的那样会问题百出。”
黄海田的自信并非没有根据。据统计,1965年至2001年,江都站共抽水北送1024亿立方米。1994年大旱之年,仍使偌大的苏北仓满囤盈。1991年百年未遇的大涝中,4站共倒排洪水达27亿立方米,有效地缓解了苏北的灾情,避免了1931年水漫泽国、饿殍遍野的历史悲剧重演,百万水乡人民由此发出“一个甲子两重天”的感慨。
西线
穿越巴颜喀拉的梦想
在白雪皑皑的青藏高原,长江、黄河的潺潺源头紧紧相邻,一路流淌奔涌,万里崇山峻岭把它们遥遥隔绝。如今,一条输水大动脉将要穿越长江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使它们血脉相连。
四川若尔盖地处黄河上游,这里曾是全国最大的高原湿地,黄河30%多的水量都是由这些湿地提供的,因此它当之无愧地成为母亲河的“蓄水池”。60年前,红军长征曾经过这里,就是这里的茫茫沼泽夺走了无数将士的生命。
当年的红军战士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由于气候的变迁,曾经令人恐惧的沼泽,即将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沙漠。当然他们更不会想到,曾经如此水草丰美的地方,有一天需要从长江上游引水来涵养黄河的水源。为了解决我国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的干旱缺水问题,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正在这里静悄悄地展开。
在位于河南郑州的黄河水利委员会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西线工程原设计总工谈英武先生。“我第一次参加西线的勘测工作是在1959年,24岁。”1958—1961年,黄委会在中科院的配合下,进行了西线调水查勘工作,涉及有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范围约115万平方公里,提出了“开河十万里,调水五千亿”宏伟目标,以从根本上解决西北和华北的缺水问题。
“听说当时提出了一些很宏大的引水线路?”记者问。
“是有一些,但即使以今天的技术也无法实现,”谈英武笑了笑,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尴尬,“以1959年提出的怒定线(由怒江沙布引水至甘肃定西大营梁入祖厉河)为例,引水线路长3808公里,其中隧道长139公里,筑坝6座,最大坝高710米。”
谈英武说的一点没错。2004年记者去过怒江,由于引水线路地处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所以必须筑高坝壅水跨越分水岭,而当时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开凿长隧道,因此引水线路基本为环绕高山开挖明渠。众所周知,横断山区地质状况极不稳定,一条川藏公路修了50年,至今仍然为塌方和泥石流所困扰,经常交通中断,我们无法想象一条宽达100米的高山明渠能够在频繁的地质灾害中幸存下来。
“1987年,国家计委决定开展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超前期规划研究工作,”谈英武说,“调水工程区范围缩小到30万平方公里,主要研究从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大渡河调水入黄河上游的方案。”
“缩小调水范围也就意味着可调水量的减少。”记者说。
“西北地区缺水是一个不断增长的过程,与之相适应调水工程也应从小到大,分期开发,”谈英武走到地图前,在横断山区画了三条线,“因此我们目前准备实施的调水工程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大渡河调水量控制在170亿立方米,分三期实施。”
“如果有一天我们发现这170亿立方米调水量不够用怎么办?”
“还有远景调水规划,”谈英武的手指向地图的更西边,“我们还有怒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据《中国国家地理》)
南水北调工程
自1952年10月30日毛泽东主席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宏伟设想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关怀下,广大科技工作者持续进行了50年的南水北调工作,在分析比较50多种方案的基础上,形成了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和西线调水的基本方案,并获得了一大批富有价值的成果。
南水北调总体规划推荐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以利于实现我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置格局。
赞叹与悲歌 南水北调难承文明之重
继三峡工程后,南水北调工程再次面临文明与水的碰撞。南水北调工程留给文物抢救和保护的时间,却要比三峡工程更紧迫。打开一部因工程而串起的恢宏文明史诗,面对密布在工程沿线的932处文物古迹与墓葬遗址,我们到底该发出赞叹,还是吟出悲歌?
小资料
东线工程:利用江苏省已有的江水北调工程,逐步扩大调水规模并延长输水线路。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并连接起调蓄作用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经隧洞穿过黄河;另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威海。
中线工程:从加坝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闸引水,沿唐白河流域西侧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后,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孤柏嘴处穿过黄河,继续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
西线工程: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西线工程的供水目标主要是解决涉及青、甘、宁、内蒙古、陕、晋等6省(自治区)黄河上中游地区和渭河关中平原的缺水问题。结合兴建黄河干流上的骨干水利枢纽工程,还可以向邻近黄河流域的甘肃河西走廊地区供水,必要时也可相机向黄河下游补水。(来源:中国水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