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血战台儿庄》剧照
拍摄电影《血战台儿庄》时的工作照
雷甲铭先生近照
微山湖在线网10月3日讯:他从1957年开始学习电影摄影,先后从事新闻科教片摄影、动画摄影、特技摄影、故事片摄影等,50多年来拍摄了百余部不同风格的新闻科教片、电影故事片和电视剧。其中,故事片《血战台儿庄》、《共和国不会忘记》、《周恩来》等影片荣获中国金鸡奖、百花奖、华表奖,为广西电影书写了华彩篇章------他就是广西电影制片厂高级电影摄影师,已80高龄雷甲铭先生。
过去 电影拍摄全部手工胶片制作。50年来,广西电影制片厂高级电影摄影师雷甲铭拍出的电影记录了广西电影的足迹。1975年,在当时广西农业厅农影部工作的雷甲铭,远赴上海电影制片厂学习动画制作。当时,中国的动画片制作在国际上赞誉有加,推出了许多很有影响力的动画片,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那个时候,制作一部动画片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所有的画面都要通过手工绘制完成,以每秒24格来计算,每一秒钟的动画电影他们要画24幅图画。
1977年以后,雷甲铭到北京完成了电影文学以及电影拍摄制作方面的学习,开始接触电影。早年的广西电影制片厂,以译制片、科教片为主,后来开始拍摄纪录片,又慢慢涉及故事片。
雷甲铭先生回忆说,当时拍摄电影普遍采用美国出产的伊斯曼彩色片作为电影的底片和正片,拍摄后还要经过后期的洗印,再经由人工重新编辑后印成样片,修改好再正式进行拷贝。由于采用的是胶片拍摄,因此有很多人为无法掌控的因素,因此一部电影的拍摄,摄影师大致要根据1:3.5的影片长度与胶片长度比例来拍摄电影。
改变 数字数码3D技术日新月异。“如今,电影拍摄技术是日新月异,不再依靠手工制作了,大量的新技术在电影领域使用。”雷甲铭感慨地说。
以特技摄影为例,一些正常手段不能完成的特技镜头,拍摄时摄影师要费尽心思。例如拍摄一个火车相撞的镜头,道具师要制作道具并配合烟雾,再以逆转的方式高速拍摄,最后通过后期剪辑来完成。如今,计算机大量应用在电影制作上,电影的特效镜头可以用各种技术来完成,一些特技镜头演员仅端坐在特制椅子上,做一些表情和动作即可,不必去搭建场景或进行实景拍摄;而高清数字电影、3D电影等技术也逐渐成为主流。这些技术手段,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
不变 真实原生态的广西电影。记者在雷甲铭先生历年拍摄的电影当中,看到了一幅弹坑累累、硝烟弥漫、尸横遍野的图片。
雷甲铭先生说,这张名为“血肉长城”的图片,真实记录了广西电影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1986年,由广西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血战台儿庄》,获得了第八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提名奖、第十届百花奖、广电部优秀影片奖“华表奖”等三大奖项,并获得中国电影百年百部经典影片奖。
“不论过去和今天的电影技术如何改变,广西电影一直追求并在电影史上写下过辉煌的真实、真挚和原生态,今后还会发扬下去。”雷甲铭先生回忆起拍摄《血战台儿庄》的情景有些激动。他说,为了拍好这部电影,广西电影制片厂请八一电影制片厂的著名导演杨光远执导,并得到了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大力支持。
为了再现台儿庄战役的真实历史场景,主创人员到南京档案馆查阅了所有的文字、图片等资料,并选定台儿庄战役的原址作为主要拍摄场景,还搭建一段旧长城用于体现战争场面。为了体现战争的残酷和激烈,有几场戏用大量人员来还原战争场景。雷甲铭先生说,当自己的镜头从护城河摇至坍塌的城垣、再到城楼,缓缓地拍下了千百具尸体、死牲,虽然是情景再现,但仍让当时的他感到强烈的震憾。
电影《血战台儿庄》上映后,受到观众和业内人士的普遍赞誉。
1991年由广西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周恩来》,也同样由于其高度真实的还原人物和历史,写下了中国电影史上值得纪念的一笔。
“过去很多人梦寐以求能看上一场电影,今天看来有些不可思议。”80岁高龄的雷甲铭先生笑言,现在想看电影随时可看,南宁的影院有可能达到10家以上,而且影院平均分布在南宁市各城区,基本满足了南宁影迷的要求。【图片由雷甲铭先生提供 梁如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