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湖在线2011年12月25日讯:17日下午4点,在京杭运河微山县韩庄闸,齐鲁晚报记者登上了一支去往南京港口的鲁济宁拖1168号船队。这支由两条机船和9条载重量为1000吨的驳船组成的船队,从济宁森达美港装了9000吨焦煤出发。
从济宁到南京,船队一直是在走走停停中度过的。韩庄闸,等待8小时;万年闸,等待18小时;皂河闸,等待36小时……对于船家而言,这种等待已经成了一种常态。“船队开航后,一路便只顾往前走,从不计算何时能够抵达。船上一半的时间,是在等待中度过的。”鲁济宁拖1168号船队队长王兆才如是说。
过一道闸口 等了36小时
在这条繁忙的航道上,绵延的船队或停靠、或航行,长达几百米的船队,在运河里根本不稀罕。船队队长王兆才告诉记者,从济宁到南京,要经过12道闸口,每到一道闸口,船队就要停靠等候调令,提船到闸口外等待、过闸。过一道闸,运气好的话要用几个小时,要是遇到堵航的情况,等上二三十天也说不准。
19日下午,船队驶进江苏境内的皂河闸外,在距离闸口还有几公里时,王兆才打听到,由于前段时间的一次事故,皂河闸口造成了堵航,目前还有影响。当天,等待过闸的船队有100多支。王兆才得知,船队最早也得等到21日的凌晨才能过闸。
20日早上,太阳很好,各个船头上的船家穿戴整齐,乘着小机船来到镇上,添置食物和生活所需。
午饭过后,王兆才在等待过闸的船队中,遇见了同样来自微山的船主赵继才。对方称,已经等待了近30个小时。“机器一转,白银千两。”赵继才说,一路上,最头疼的就是过闸,几乎道道停,“只有装满货的船跑起来,心里才踏实。”
21日凌晨3点,接到调令的王兆才终于驶过了皂河闸。此时,他们已经等待了36个小时。
为提前过闸
花双倍费用
21日上午9点,船队抵达江苏省宿迁市境内,而在离船队不远的宿迁闸口前,已经有100多支船队在等候过闸。“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王兆才告诉记者,为了能够提早过闸,他们专门办理了提前过闸的手续,代价是比普通船队多付一倍的过闸费。
在船队停航之前,王兆才就已经跟闸口的“老伙计”小许进行了联系,让他帮忙看号。在业内,小许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呼——“黄牛”。王兆才说,以前在船队距离闸口远调站老远的时候,就得驾驶小机船去岸上看号,有时要来回跑好几趟,过一个闸口,光柴油也得烧个几十升。“找‘黄牛’,可以省去这部分成本和精力,小许可以反馈前面船只排队的情况,这样我们心里就有数了,到了闸口时,给他几十元的辛苦费。”
为了早一点将货物送到港口,王兆才专门办理了优先过闸的手续,普通船队过闸的费用为2000元,而他们则要花4000元。“时间就是金钱,在船上,这句话同样管用。”
王兆才说,正常情况下,他们这支船队20多天能跑一个来回,按照一吨煤50元的运费计算,9000吨能挣运费45万元。除去柴油费、过闸费、人工成本及船上的花销,一趟能挣个20多万元。“这一路有12个闸口,要是每个闸口都堵上几天十几天的话,一个月也很难打个来回,这些可都是钱。”
“这支船队的资产有上千万元,加上货值,得有数千万元,早点把货送到,心才能踏实。”船长董业成说,“遇到平时较为繁忙的闸口就办理提前过闸手续,这都是小钱,一年多跑上几趟,多花的费用也就出来了。”
船队最怕
顺流行驶
微山湖里伸进航道的渔网、台儿庄附近连绵的小码头、航道里规格不一的各式船只……除了堵航,这一路上,船队困扰不少。
船长董业成说,微山湖是他最不敢掉以轻心的一段航道。由于微山湖资源丰富,不少当地居民在湖里下网箱、渔网,有的网箱、渔网临近航道边缘,甚至直接进入航道里。“一旦遇到顺流或大风天气,就得格外小心,因为整支船队长400多米,船头动一尺,船尾就得动一丈,一旦碰到这些网箱,我们就走不成了。”董业成说,曾有船队因碰到网箱,放跑了鱼,赔偿渔民几万元钱。
在枣庄台儿庄附近,小码头一个挨一个,航道变得拥挤起来。董业成说,有些等待装货的船只或船队在停船时不守规矩,就像乱停车一样,弄得过往船队不得不减速前行,多加小心。
进入江苏一带的运河,频繁往来的船只使得航道更加繁忙。“什么样的船都有,有船队,有自航船,规格也不一样,大家为了抢时间,经常有争抢航道的情况出现。”董业成说。
大雾天气与顺流行驶,是让经验老到的董业成最头疼的事情。“逆流没关系,咱开了20多年船了敢走,大不了靠岸停船就是了,夜晚没雾时咱也不怕,只要驾驶舱不开灯,前面的路就能看得清清楚楚。”董业成就怕遇到顺流,“载重这么重的船队,根本控制不住,遇到顺流只能停航。如果夜晚遇到大雾天气,前面啥也看不到,也必须停航,否则极易出事故。”
吃顿饭 要过三条船
“千里走运河”,我和同事张晓科既兴奋又忐忑。兴奋的是,可以体验这条“黄金水道”;忐忑的是,不知道能否适应长达一周的船上生活。
我们联系到从济宁港起航的鲁济宁拖1168号船队队长王兆才,将跟船随行的意思告诉给他,朴实的老王干脆地答应下来,并约定在微山韩庄附近上船。我们准备了被子、毛裤、各种保暖的物品。出发前还专门到超市买了方便面和矿泉水,以备不时之需。
把这些东西费劲地带到船上后才发现,我们错了。王兆才已经备好了房间,这是靠近驾驶舱的一间船室,里面是卧室,有两床被子。平时是船主或队长住的地方,外面有一张桌子,电源是船上的加油工马明国专门接过来的。
第一次到王兆才家吃饭,便被桌上的饭镇了一下,炖鱼、烧鸭、两样蔬菜,有馒头有汤,起初以为是王兆才专门招待我们,才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饭。但在随后的几天里,饭菜标准始终没有下来,始终有菜有肉。有一个细节,有时中午的饭菜剩下了,晚上热热继续吃,王兆才的爱人却从来都是把新做的菜摆在我和同事跟前。
王兆才家的饭很香,但每次去吃饭,路途却有些“艰辛”:要通过三条驳船,长度达100多米。最让我们发憷的就是晚饭,去的时候还能看到亮光,回来时,夜色便降临在运河之上。夜色下的驳船上十分湿滑,而一旁就是深深的河水,对于不会游泳的我俩而言,可谓步步惊心。尤其是在船队航行时,船头与驳船的距离有3米左右,为了方便我们过去,“90后”大副都是专门开小机船送我们。{来源:齐鲁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