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湖在线9月24日讯:1935年11月1日上午九点半,南京市湖南路,戒备森严的国民党中央党部内突然响起三声震耳的枪声,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兼外交部长汪精卫应声倒地。行刺者是以晨光通讯社记者名义入场的徐州铜山籍志士孙凤鸣,其行刺后亦中枪被擒,次日身亡。
在徐州市铜山区的档案馆内,保存着各种相关历史资料。其中有孙凤鸣后人与当时刺汪事件的组织者与唯一幸存者——华克之关于此事件的书信往来。多封书信揭开了当时刺汪隐情。
刺汪枪手之孙
现住徐州铜山
在徐州市铜山区的档案馆里,有一支美国制造的51型派克金笔,还有厚厚的一沓书信。
这支金笔就是当时刺杀汪精卫的志士孙凤鸣,担任晨光通讯社记者时的贴身之物,也是其惟一遗物。在收入档案馆之前,这笔属于铜山区黄集镇小合子村的村民孙大林,他的祖父就是刺杀汪精卫的孙凤鸣。孙大林现已年过六旬,他对记者说,这支笔是华克之转交自己的。华克之就是当年晨光通讯社的创办人,刺汪事件的指导者、刺杀汪精卫组织中的唯一幸存者。事实上这支笔是孙凤鸣加入通讯社时,华克之送给孙凤鸣的,孙凤鸣又在刺杀汪精卫当天临行前将这支钢笔交予华克之。
而那多封珍贵的书信,则是孙凤鸣去世后,其孙孙大林与刺汪的幸存者华克之的书信往来。这些书信还原了一个“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悲壮史实。
扬子晚报记者在铜山区档案馆诸多资料中见到了刺汪当天的新闻报道。当时正值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开幕式礼毕后,众人在第一会议厅门口摄影,就在此时发生了刺杀。孙凤鸣是以晨光通讯社记者的身份参加这次会议的,在摄影时他趁着人员拥挤秩序混乱,开枪击中汪精卫。由于很多媒体都在现场,包括《中央日报》、《申报》、《大公报》、《中央社》等各家媒体记者均以目击者的身份作了详尽报道。在这些报道中,可以看出,汪精卫三枪全中。其中,一枪中左臂,一枪中左颊,一枪打在背部的脊椎骨上,惨叫声中汪精卫应声倒地,现场大乱。中委张继拦腰抱住孙凤鸣,张学良将他手中的枪踢落,汪精卫的卫兵还击,孙凤鸣当场中枪被擒。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汪精卫在九年之后的1944年,因孙凤鸣行刺留在其脊椎骨中的子弹中毒,死于日本名古屋。
刺汪事件全景呈现
刺杀行动前后共有三次
据孙大林介绍,在刺杀行动之前,婚后无儿女的孙凤鸣将从大哥那里过继而来的儿子(即孙大林的父亲),送到香港避难。
在华克之信中,他对孙凤鸣的后人说,你爷爷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去刺杀汪精卫的。在他被击倒后,士兵从他身上只搜出六角毫洋和可作为自杀用的鸦片烟炮一枚,看样子是服用后多下来的一枚,说明他早有求死之决心。
孙大林也经常在信中与华克之进行交流。在1987年的一封信中,华克之与孙大林说起了这次行动的计划。他们的行刺目标是国民党政要,前后共三次。
第一次是1934年12月,国民党四届五中全会在南京召开,当时孙凤鸣第一次携枪采访,由于人群拥挤,政要匆匆退场,行刺未能得手。
第二次是1935年春,国民党在江西庐山主持军官训练团,华克之前去打探,但因警戒太严而放弃行动。
第三次便是孙凤鸣在南京国民党中央党部刺杀汪精卫一事。华克之在信中说,孙凤鸣刺杀汪精卫的事件是经过多次研究后决定的。
人选---为何是孙凤鸣执行刺杀?
那么,这次刺杀行动为何是孙凤鸣出手呢?在孙大林和华克之的信中,以及华克之与当地一位研究这段刺杀历史的研究员董尧的交流中,扬子晚报记者摸清了这其中的脉络。
孙凤鸣原名孙凤海,1905年出生,因为家中贫困,他只上过几个月的冬学(抗战时期的一种群众教育机构),16岁出外谋生,投身国民革命军。在十九路军中,他由战士升至班长、排长、代理连长。华克之在信中说,其间,孙凤鸣练得一手好枪法,可“百步穿杨”。由于在军队中耳闻国民党对外不抗日,却把精力集中在对内发动战争上,孙凤鸣以及几位热血青年决心将矛头对准国民党政要。
曾经担任铜山县政协文史办主任的董尧,曾就行刺事件与华克之进行过多方面的交流。他告诉记者,华克之、孙凤鸣、贺坡光、张维等人经常在出租房(他们自称其为危楼)内谈论时事交流思想。
孙凤鸣意志坚定,坚持要怀揣利刃充任荆轲,他表示高超的射击对刺客来说最为重要,以此说服其他人。最后,大家考虑到孙凤鸣的思想、道德、情操、胆识都相对更突出,于是决定遂其心愿。
铺垫---
为接近汪精卫成立通讯社
那么,应该怎样接近目标呢?为了四处打探消息,“危楼志士”们决心成立一个通讯社,并将孙凤鸣打造成一名优秀的记者。于是,1934年11月,一个名为“晨光通讯社”的牌子,挂在了南京陆家巷23号。
董尧对记者说:“当时晨光通讯社有小中央社之称,小有名气。”就这样,经过半年多的时间,孙凤鸣在大家的帮助下,已经可以独立进出各大机关,进行采访、交换材料并出席各种招待会。
董尧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在两次行动失败后,“危楼志士”们将目标锁定1935年的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刺汪行动当天,华克之在出发时将一支西班牙六响小左轮手枪交给孙凤鸣。
细节--蒋介石指示要救活孙凤鸣
在华克之与孙大林的信中,他曾经提到,汪精卫中枪倒地后,喘着粗气对蒋介石说:“蒋先生,你今天大概明白了吧,我死之后,要你单独负责了。”汪精卫的妻子陈璧君则抓住蒋介石说:“你不要汪先生干,汪先生可以不干,为什么派人下此毒手?”
据研究员董尧称,当时不明所以的蒋介石恼羞成怒,表示一定要留活口问个清楚,以便还自己清白。于是,他要手下一定要奋力抢救孙凤鸣。医生奉命每小时注射强心针,无奈孙凤鸣早有求死之心,最终离开人世,年仅三十岁。
孙凤鸣的妻子也在事发后被捕入狱,性格刚烈的她受尽酷刑却不吐一字,最终英勇就义。而当初一起策划刺杀行动的其他人,也均遭逮捕,先后被捕的有40多人,其中十多人被杀害。仅华克之隐姓埋名躲过一劫。
传说与真相---孙凤鸣来历一度是个谜
书信揭开真相
董尧表示,当时因为南京当局始终查不清晨光通讯社的背景,关于孙凤鸣的身份和来历也成了一个不解之谜。当时关于刺汪事件流传有三种说法,一是刺杀汪精卫是共产党指挥的暗杀;二是蒋介石与汪精卫之间的矛盾导致蒋介石方实行刺杀;三是国民党资深人士举旗易帜的李济深等人所谋划的刺杀。
这些说法,随着晨光通讯社的人相继被残害而死无对证。
然而,在华克之写给孙凤鸣后人的信中,华克之对于刺杀汪精卫的动机以及对这次刺杀的性质其实已经挑明。
华克之在信中介绍,刺杀汪精卫是自发自愿的爱国行为,这些人没有任何组织,只是因为爱国,看到日军频频进犯,却不见国民党采取合作方针,因此决定在国难关头,通过奉献自己来促成国共合作。
他在信中对孙大林说,此事与历史上各种刺杀不同,因为这是不带个人恩怨的举动。“此事发生在‘一二·九’学生运动以前,是有起到了促使人民觉醒,坚持反对内战,团结抗日的要求,你爷爷孙凤鸣是真正的抗日爱国英雄人物。”
档案之外
半个世纪后
英雄事迹广为流传
现在在徐州市铜山区的黄集镇,徐丰公路黄集圆盘的北侧,有一座青松环绕的陵园,规模不大,但庄重肃穆。这里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修建的孙凤鸣陵园。在此之前,孙凤鸣这个人,在当地并不为人所知。
在孙大林的书信中,扬子晚报记者看到,有很多时候,信的署名是“张建良”。孙大林告诉记者,张建良就是以前的“华克之”,后来进了国家安全部后改名为张建良。
作为刺汪事件的唯一幸存者,华克之在给孙大林的信中写道,之所以没有尽早来找寻孙凤鸣的后人,是因为这些年的动荡生涯。在刺汪事件后,国民党对晨光通讯社展开了追捕和残杀,悬赏缉拿华克之,赏金从五万元加到十万元。作为刺汪行动的组织者,华克之几经辗转,隐姓埋名,侥幸存活。
根据华克之信中描述,解放后他曾在公安部任职司长,后受潘汉年案牵连入狱22年,直到平反后恢复名誉,才开始寻找孙凤鸣家乡及其亲人。
修建孙凤鸣陵园的事也是在华克之的努力下得以实施。此后,孙凤鸣的事迹在徐州铜山广为流传。【】
|
|